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1368天 2022-04-08
在社会心理学的第五节筑基课上,刘老师主要讲解了“社会知觉和归因”。
社会知觉中的知觉与认知中的知觉不完全一样,而有点类似认知,即对事情的看法、评价,也就是焦点里“确认知觉”。我们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看待社会上形形色色之事。要确认当事人的想法是什么,他的想法与他的经验、成长环境、需求有关。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对社会的整体看法。
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和群体的知觉(即人际知觉)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即自我知觉)。
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和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所以,我们不要带着预设去了解人,否则就没有全面了解这个人的机会。如果你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孩子,孩子说什么你也不会相信,可能你就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同样,在咨询中,最忌讳的是自以为很懂。如果你感觉自己很懂,咨询就没法做了。只有把懂变为不懂,让自己处于清空状态,才可以继续咨询。你认为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认为的是什么。
比如,当事人问抑郁了怎么办?我们不能直接告诉他如何如何。因为我们不懂他所说的抑郁是什么,也许他所说的抑郁症和你认为的抑郁症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要先了解他的具体情况,让他多说一些,确认他的知觉。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认知者的经验——认知
个体的经验不同,对同一的对象的认知也会有不同的结果。经验既是优势,也是阻碍和限制。你所拥有的,你必被其拥有。因为你认为自己的经验是对的,就听不到其他人的想法了。经验是把双刃剑,既会给我们带来帮助,也会给我们带来限制。
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人格
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也会有所不同。个体往往忽略他不感兴趣的事情,集中于他感兴趣的事情。
我们会对自己想要的、在乎的、关注的了解更多,其他的了解会少一些。所以不要对自己不了解的内容妄加评判,不能不懂装懂,要有敬畏之心。越感兴趣的了解越多,深挖一口井,了解的越深,越有利于自己的改变。
3、认知者的情绪——情绪
心情好时看事情会感觉很好,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的就会不一样。做咨询时,先陪伴来访者,让他的情绪先出来,情绪出来心情就会好一些,这样才会有变化。
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管理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定义
1、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将认知客体在头脑中归类、明确它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的定向的过程(内隐、认知过程)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1、首因效应: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不熟悉的人 第一印象的机制
2、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较大。 熟悉的人和亲近的人 。“升米恩、斗米仇”。礼尚往来,注意边界,否则可能付出越多越容易不落好。
3、光环效应:也叫晕轮效应,一个人的优点或者缺点变成光圈而被夸大,其它的优点或者缺点也就引退的光圈背后视而不见。爱屋及乌,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
比如,有的人一见钟情,崇拜某一位老师(专家) 所以,不要太靠近你的偶像,离得越近,看的越清,可能会看到一些不足之处。 热恋中的人智商为零,家长越反对孩子越不听,正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4、刻板印象:(有色眼镜)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
例如:北方男人粗犷豪爽 ,南方男人细致拘谨。刻板印象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1、加法模式: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
2、平均模式:有些人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把他人的多种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而是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
3、中心品质模式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真诚、热情是积极的中心品质,虚伪、冷酷是消极的中心品质。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我们说一个人时会有整体的评价,比如说老张是个好人,老李不咋地,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多个面向,如果这样评价,可能只看到他的某个方面,其他的就看不到了,一件事情也是如此。做咨询时,要用具体化技术聊各个方面。对待孩子也是如此,多听孩子说,孩子是很敏锐的,你的一举一动,孩子其实看的很清楚,很明白。
四、印象管理
1、印象管理定义
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和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对自我形象的控制。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形象负责任。
登门槛效应——先说小要求,再逐步加大。 比如借钱,先借1000,过几天就还,再借5000,过几天又还,最后借五万就不还了。留面子效应——先说大要求,再说想要的小要求。比如做家务,先给孩子说大的要求,他不想做,然后慢慢降低,最后说小的要求,他可能就去做了。
2、印象管理的作用
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的期待。
3、印象管理策略
(1)受社会常模管理自己:大家怎么着我就怎么做,比如随礼。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刚谈恋爱的人会隐藏缺点,也会抬高自己的优势,显示自己无所不能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社会希望我们怎么样,我们就活成社会期待的样子,才能更好地生存下来
(4) 投人所好:个体为了得到他人的好评,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往往采取自我暴露、附和、献媚、施惠等手段投其所好。
第三单元 归因
一、归因的定义
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而且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1、内因与外因
内因:是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
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称为外归因或情景归因。
综合归因: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兼有二者内因和外因的影响。
夫妻吵架时应该对问题怎样归因会更好? 外归因比较好,外因指的是外来的环境,不包括夫妻两个。把人和问题分开,外化,在咨询和亲子教育中,可以这样做。在单位有制度要求,该归因为谁就归为谁。
2、稳定性与易变性原因
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内因种人格特点、能力;在外部条件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 做得不好归为稳定因素,改变很困难,比如成绩不好的孩子,归为智商不好,这就很麻烦,可能他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不易改变。 做得好的归为稳定因素就比较好,比如归因于他的能力、人格等。
易变性:内因如人的情绪易变,外因如气象、气候条件则易于变化
3、可控性与不可控性
可控性:努力与否;不可控:智力因素、工作难度归因→暗示→自证预言 归为可控的会比较好,比如,即便智商不高,可以去努力。
三、控制点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内控者和外控者 内控者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很多东西。越年轻越内控,认为自己的人生充满各种可能性,人定胜天,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年轻气盛。
外控者认为是受外部控制的。人越年老越外控,认为是命运。(上帝主宰一切) 我们依然可以努力地去改变,改变自己能改变的。
四、归因原则
1、不变性原则
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 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
2、折扣原则
凯利提出来的 ,他发现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打了折扣。
3、协变原则
凯利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检查三种特殊的信息来进行归因,即三维理论。
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高:我只在乎你
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高:大家都爱你
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高:无论你生老病死,贫穷富贵我都在乎你
四、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
丢钱包者:治安不好,倒霉他与说法:自己不小心 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视角说话,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不在事上纠缠,看看他们共同想要的是什么,达成共同目标,以免内耗。
2.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我们都倾向于那些喜欢我们的人,我们卷入越多,越希望得到别人认可。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倾向于外归因。
3、观察位置
挤公交效应:一堆人等公交,公交车来了,挤在门口上不去的人告诉前面的人说:再挤挤。等到自己上了车,后面的人说:再挤挤。他角色转换了,告诉后面的人:挤不了了,等下趟吧!
位置变了,利益角色就变了。屁股决定脑袋。 做咨询时,时空对话、空椅子技术等。
4、时间因素(归因的情景性) :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将烟消云散。顺应自然,接受规律。 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要稳住,可能过几天就没事了。有情绪时别做重大决定,重大决定别在晚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