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他隐隐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点与众不同。人家的童年都是在玩耍,嬉戏,追逐中地度过,而他的童年记忆,大部分被医院浓重的药味占据,还有身穿白大褂忙碌的身影。
由于体质较弱,父母对他的偏爱更多一些,很少让他干体力活,只要把身体养好,把学习搞好。
【 1 】
从小学到初中,成绩虽不拔尖,但是一向很稳定。是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要使使劲便有提升空间的那种。
中考后,他放弃进普通高中的机会,要去读复习班,他想考中专,早点参加工作。
想法可行,但要实现却不容易。在当年中专的录取率远低于大学。
班主任老师知道后没少劝阻。通过读高中再考取大学,这是多少莘莘学子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好在父母支持他,并为他准备了读复习班的费用。
父母很清楚大学与中专的区别,但事情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他们要维护的是儿子那份可贵的孝心。
做出这个选择,他知道自己意味着什么。
【 2 】
复习班的学习生活枯燥,紧张,繁重。每天做不完的练习题和模拟试卷,以前上过的课本,都要重新上一遍,重点部分继续反复讲,查漏补缺。一星期休息半天,就这难得的半天也要被利用进行模拟考试。
做习题到半夜,天不亮就起床看书。
一次他起的太早了,不小心踩在了坑里,重重地摔倒在地,手被摔成骨折。当时手掌背部高高隆起,痛得他流眼泪。熬到吃早饭时间才由老师陪同一起去了医院。拍片,治疗,包扎,打石膏,扎绑带。
这一跤摔得他肉痛,化掉这些钱他心疼。懊悔的他只有更努力。
只有超乎寻常的付出,才有想象不到的收获。
学期末模拟考,复习班120人,他成绩列第8。经过半年的拼搏,他似乎看到了一点希望。
【 3 】
学期结束,接着是放假。紧绷的神经得以松懈,同学纷纷囔着要进城,要肆意奔放自己的青春,尽情享受外面的世界。
他买了几本复习参考书,收拾好行李就可以回到思念的家了。
何不试试走着回去,不就40多里路么。一刹那他有了这奇特想法。
他为自己这大胆新奇的想法兴奋不已。
从不同的路,以不同的方式,到达同一目的地。极具新鲜和诱惑,何况还有那沿途看不尽的风景。
冬日的午后,太阳暖洋洋,感觉空气都是那么的温暖。
收割后的田野略显空荡荡,却另有一番空旷的美。
无拘无束无压力,完完全全的放松。
这时的他,想跳跃,想畅快淋漓地大声喊。
生活的美妙,有时需要用心去体会才能感受到。
一列满载旅客的列车从不远处驶过,传来一阵欢快的节奏。
要是考到省城的学校,每次回家不都是要坐火车的么。
这是他第一次认真想到这个问题。
如果是坐着火车去上学,那将会是怎样的跨越。
【 4 】
到家时已经是傍晚。
母亲在村口车站足足等了3个小时也未等到他。
“车子晚了”。
由于自己任性的行为而使母亲空等这许多时间,他很过意不去,只好撒了个谎。
已经安全到家,这比什么都重要。也足以说明他的独立能力。
乘坐火车去上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他迫切想要去体验。
这是一条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