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一个人提出了一种观念,即人的欲望这两种归宿分别是满足和快感。他认为,现代人们生活的空虚是因为过度的,粗浅的,即时满足的,无休止的快餐娱乐产品的过度使用,人们越来越难以习惯或者说接受延时的需要,努力的需要一定付出的才能获得的满足。这导致人的欲望只归于快感而不踏上满足。人们的欲望只能在快感中暂时沉沦,而无法得到满足,一直如此,至于空虚境地。
这和我的体系不同,在他的体系里,欲望是一种非贬义的词汇,在我的体系里,我认为人们需要立足的是自己的本能。所追求的或者说所处的,唯有自在二字。我把快感从通常的快乐观念里剥离到欲望,于是,我对快乐的向往,唯留下自在。若是欲望快感伤了我的自在,那就让他们远去,若无妨,那便由他。至于空虚,在我这里更接近于某种执念,是人们沉溺于本能基础上构建出来的纷繁的想法,念头,思维。架空了自己的本能,失了坐标,失了根基,失了灵性,举目茫然,无所适从,是以空虚。
总得来看,他认为,人的空虚是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沉沦于快感,人应当去做一些需要付出,需要时间,需要下功夫才能收获的事情。我则认为人的空虚是因为沉沦于思考,沉溺于执念,丢了本能,没了锚点,是以无所适从,人应当避免沉溺思考,回归本能,立足自在,便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