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阅读王小波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作者幽默风趣,妙语连珠,而且思维极具批判性,所以读书过程也是一个跟着作者一起辩证思考的过程,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
比如,有一段关于中西方对于痛苦的认知对比的论述引人深思。小波先生认为,西方哲学主张趋利避害,减少人的痛苦,而东方哲学(以儒家代表)提倡忠孝节义,表彰人的牺牲。
当然,忠孝节义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这里不是要去批判或否定,而是要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通过自我牺牲的方式,去维护践行儒家伦理道德,值不值,个人的生命与那些道德理想相比,孰轻孰重。
书中说到,在七十年代,有同志为了去救国家的一根电线而遭遇意外,被表彰为英烈。人们敬畏这种牺牲的崇高,但也有人开始困惑于上述问题,这些表达困惑的人被认为是不崇高或者不道德的。
换言之,自古以来,中国的哲学家好像都站在社会的上层,去提出很多道德准则,对普通人影响至深(他们劝说普通人吃苦、忍耐,而他们自己并不需要忍受物质的痛苦)。
所以,中国人习惯了吃苦,也习惯了把吃苦受难当成不可避免的事情,也就很少思考怎么可以减少痛苦,改变生活,反而是把吃苦当成修炼,如果顺利地挨过了苦难,甚至还会感谢苦难,因为苦难让他们变得更坚强。
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直到我看过的一个辩论节目说:永远不要感谢痛苦,痛苦没什么值得感谢的,我们应该感谢的是没被痛苦打败的自己,痛苦也不会让我们变得更好,让我们变得更好的,是我们在困境中付出的努力。
当时我听到这段话,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今天再读到小波先生的文字,也就更能理解书中的含义了:
“弗洛伊德对受虐狂有如下的解释: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使自己好过一些。对这个道理稍加推广,就会想到:人是一种会自己骗自己的动物。我们吃了很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这种想法可以使他自己好过一些,所以它有些好作用。
很不幸的是它还有些坏作用:有些人就据此认为,人必须吃一些无益的苦、虚掷一些年华,用这种方法来达到崇高。这种想法不仅有害,而且是有病。”
有一句英文歌词翻译过来说的也是这个意思:那些不曾杀死我的,将使我变得更强大。希望我们都能在困境中拼搏进取的勇气,有逆风飞翔的毅力,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不要感谢苦难,我们应该感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