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这一节,我最大的感受是:会花钱是一种能力,会花钱也是会投资的表现。自己还不算会花钱,因为自身还存在花钱的错误心态。只有在花钱上先规避掉这些错误心态,并在花钱的过程中多尝试跟体会,才能提高会花钱的能力。我在这里反思,「花钱」好像是这个世界上最不愿意做的行为,更想空手套白狼、白嫖、薅羊毛,而不是主动付出。「花钱」只是付出的一种形式,付出≠有回报,付出是主动尝试,通过主动尝试增加/排除可能性,更接近想要达成的结果。
华杉老师讲道:“金钱难在哪儿呢?我觉得主要有四个错误心态是大家需要注意的,这是我给大家的花钱兵法。①有一种人大钱花习惯了不知不觉,小钱是预算外的就心疼得不行。”
对照这一条,我反思自己身上有没有呢?有时候还是会出现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花钱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小钱的可能性,留足小钱的预算,也就不存在心疼的心态了。抠小钱在体感上是非常差的,特别是在大钱都花了的情况下。就像已经请客吃饭了,就不要差打车钱了。
华杉老师讲道:“②:算别人的账,不算自己的账。有一种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他不算自己的账,他去算别人的账,他算你凭什么要花我这么多钱呢?你值吗?你配吗?然后心里就不服气不平衡不愿意了,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让对方占便宜。项羽就是这种典型心态的代表,他觉得你们都是跟我混饭吃的,我打天下你们跟着混,还要我赏赐吗?对于这种心病我给开一剂药: 你给别人钱,不是给对方定价,而是给自己定价。你需要给他很多钱不是因为他身价高,是因为你的身价高;不是因为他值钱,是因为你值钱。”
这一条非常典型,特别是当领导者的时候要多觉察。要意识到这种想法和心态背后的本质是:在算别人的帐,而不是算自己的帐。这不仅是注意力外移的表现,而且是内心不够强大的反应。华杉老师的解读再次让我意识到,我怎么对待他人与他人是谁无关,行为和言语是自我的投射。
华杉老师讲道:“心态三:担心投资失败。有人说,我怎么知道给他的钱是对的呢?万一我给了钱他却没回报给我价值,怎么办呢?我就跟他说,不成功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 你如果这样去想,就不会问不成功怎么办了。如果我们每花一笔钱,每做一件事都一定能赚回来,那这个世界不是太简单了吗?如果花钱就能百分百解决问题,那世界岂不是太简单太容易了。有的时候,花钱只是创造一些可能性,或者排除掉另一些可能性,从来就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成功。”
这一条对我的启发非常大,这是自己过去不懂的道理,因为自己还没达到这层境界。自己当下的阶段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花钱」能解决的。所以之前对『钱』的理解是:钱是万能的。但现在,在不断地花钱中,我渐渐地体会到,花钱对结果的影响并不是直接见效的。如果在一开始花钱的时候,就预设了结果,这不仅是不合理的期待,而且也是在自添烦恼。
华杉老师的解读让我端正了「花钱」的心态,花钱买的是尝试的机会,这个机会是在创造/排除走向成功的可能性,花钱不意味着一定有结果,更不意味着结果一定是好的。
我在这里深深地体会到,一次成功的背后有无数次不成功的经历跟尝试,不成功≠失败,只是它还处于进程中的状态。只要没有盖棺定论,只要还在进程中,就不意味着失败。
华杉老师讲道:“④是要一定把钱花在刀刃上。对于这种要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心态,我有一剂特效药,就是告诉你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的秘诀。多花冤枉钱,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唯一方法。只有你花钱的面足够宽,你才能够提高覆盖这个刀刃的概率。 如果你要想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拿一个刀刃去对另外一个刀刃,那你就永远都对不上。”
这里给我的启发是:不要害怕花冤枉钱,交学费买教训是正常情况。这里又回到了第二条,要算自己的帐,而不是算别人的帐。觉得他人很轻松赚到了自己这个冤大头的冤枉钱,但对于自己来说,这笔学费迟早要交,交了、有反思、下次改正,也就翻篇了。下次犯错,继续交学费,继续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