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半途而废的事情做起来
《认知觉醒》里说:“我敢打赌,凡是买了一堆书没读报了一堆课没上、心中有无数欲望的人,几乎没有主动做成过一件事,比如养成早起、跑步、阅读的习惯,练就写作、画画的技能,考个好成绩,开个好公司,有高收入等等。”
改变自己的第一步,不是洗心革面,来一次彻头彻尾的大改造。而是,把以前想改变但“半途而废”的事做起来。比如,把买了没读的书,先看完,报了名没认真学的课,去学一遍。
2.慢即是快
罗翔老师说:“如果你都不知道要做什么,那就关掉手机,早睡早起,开始健身,去读书,去学一段舞蹈,做好一步步的规划,一点点去实现。不要刚读一本书前几页,就想知道全部内容,刚运动几天,就想瘦到理想的目标,慢慢来,你会得到更好的自己。”
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失败的两种心态:一是必须在看到明确的结果才愿意付出行动;二是盲目相信选择大于努力,如果一个方法不能快速让自己改变就认为该重新选择。请记住: 世界会奖励不记得失的“傻瓜”,而不是总想找捷径的“人精” 。
3.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大多数人认为自己行动力差是因为不够自律、意志力弱,或外界环境的干扰太大。其实这些分析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因为脑科学告诉我们: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所谓选择模糊,就是我们在面对众多可能性时无法做出清晰、明确的选择。当你心中有很多欲望、脑中有很多头绪,或者拥有很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时,你就会进入“既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既可以做这个,又可以做那个”,一旦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
4.去完成最重要的事
每天拿出1-2个小时去完成那件最重要的事,其他所有事都排在这件事之后,人必须明白你来说,什么事最重要的(20/80原则)。
关闭朋友圈、卸载抖音后,每天比别人多出的1小时,都用来看书学习,充实自己。
5.最快的成长方法
模仿优秀的人。每个行业都会存在大佬级别的人,与其花心思研究别人是如何成功的不如直接行动起来,模仿别人是如何做到的,试着把他的方法运用到自己身上,看看会产生什么变化。
6.持续禁欲,逐渐戒掉奶头乐。
放弃短期内能够让你上瘾的东西,比如打游戏、熬夜、刷剧,这些“奶头乐”只能够给你带来短期的快乐,并不能够让你成长,甚至会带来痛苦。不如在闲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副业,况且这个时代基本已经没有真正的“铁饭碗”,一旦有一天你失去工作,你会庆幸你还有一份可以维持生计的收入。而那些长期能够给你带来快乐和收益的事情,往往无聊的,比如读书、健身、早睡,但这些事情带来的快乐远比短期快乐反馈更多。
7.放开视野,放下包袱,去尝试新事物
不计较短期的得失,不顾虑一兵一卒的进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尝新,要不重复迷茫时做的那些事,要走出舒适区,让自己看到更多的可能。
8.定期复盘,培养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即对自己思考过程的反思。人人都会反思,但区别在于,大多数人只有遇到挫折,才不得已去反思。而元认知能力强的人会主动去反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他能够快速觉知自己的问题,进行迭代纠偏。每天睡觉前,对自己复盘三问:
今天我有没有珍惜/浪费时间?
今天我有没有取得什么进步,成长?
今天我状态差的时候在想什么?
人总是习惯性忽略每一天的进步,却妄图在一两年有大的飞跃。
复利效应,在提升自己上,一样令人震惊。每天1%的送代,只要两三年,绝对远远甩开同起跑线的人。
9.输入+输出,指数级提升!
10.锻炼专注力!睡觉,是最好的身体自愈方法:看书,是最有用的精神慰藉疗法。
11.灵魂想要走得远,身体必须在路上
运动不止让你身体健康,研究发现:运动能够使大脑长出更多的新的神经元,这意味着运动可以在物理上让人变得更“聪明”。适量运动,结合“微目标”,每天最少跑100米、做一个仰卧起坐,一个深蹲:
12.钝感力+屏蔽力=人生无敌
不要去窥探别人的生活,也不要去揣测别人的想法,更不要陷在过去忧虑未来,任何引起你内耗的人和事,多想一下都没必要。把时间和精力还给自己,在声色名利中守住本心,在世俗目光里信步前行。翻译:关我屁事+关你屁事=岁月静好。因为顶级的能力是屏蔽力,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