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建都北京之后,到了金章宗时代,真是个爱好山水的时代;金章宗这个皇帝肯定也是个喜欢游山玩水的异族皇帝。传诵至今的“燕京八景”不仅流传自这个年代,金章宗还在西山修建了八大行宫,称为西山八大水院,较为通行的说法是:
清水院,位于旸台山(今称阳台山)南麓,又称大觉寺;香水院,位于妙高峰山麓,现为法云寺,建有老醇亲王奕缳的坟,奕缳排行老七,故称七王坟;圣水院,位于凤凰岭,现称黄普院;金水院,位于阳台山,现称金山寺;潭水院,位于香山山坡上,现双清别墅位置;泉水院,位于玉泉山麓,现有芙蓉殿。双水院,位于石景山双泉村北;灵水院,位于樱桃沟村北部,现称栖隐寺。
起初,喜好游山玩水、诗词歌赋的金章宗,出于自己出游的方便,也为了更利于欣赏美景,在城里大兴土木,建造了芳园、南园、北园、熙春园、琼林苑、同乐园、广乐园和东园八苑。
后又在中都西山,选择山势高耸、林木苍翠、流泉飞瀑、地僻幽深的山林间,修建了八大水院,也就是八处园林行宫,为游玩驻跸之所。他从全国各地征召造园大师和工匠,把南方高超的造园艺术与北方山水的自然之美相融合,使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寺庙兼有造园的艺术造诣。由此开始了历代统治者在西郊造园之先河。
纵观上述八大景观,它们至少具备两个特点第一,任何一座水院,几乎都是一座佛教的庙宇;第二,这八座庙宇中,几乎都有泉水。
这两个特点说明什么问题呢?
首先,说明这几处皇帝行宫都是在原寺庙基础上增扩建而成。“天下名山寺占尽”,行宫出现,肯定晚于寺庙。金章宗把避暑休闲与修心养性,甚至参禅拜佛紧紧地联系起来。这种对佛的膜拜,虽然与修建北海三海时的独尊道教的倾向不同,但实际上都表明了金朝统治者借助宗教势力巩固自己统治的初衷。
其次,这些寺院与水的紧密结合,同样是他们对宗教崇拜的另一表现。俗语说,有泉水的地方就有寺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山与庙结合,构成了宗教神秘体系的有机结合,同时也成为金朝统治者尊崇佛道的具体表现。
今天先说说其中的清水院。
在这八大水院中,其规模较大且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可能要算是西山山脉旸台山腰的大觉寺了,也就是原来的清水院。该寺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寺内有龙潭,潭水晶莹澄澈。
其建筑坐西朝东,是北京地区辽代寺庙面东而建传统的典型代表。这是因为,辽、金的统治者都是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素有太阳崇拜的习俗。所以,他们修的建筑,大多是坐西朝东,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而不是像中原文化一样,以坐北朝南为正位。
乾隆十二年(1747年)御制《重修大觉寺碑》也提到“大觉寺者,金清水院故址”。惟以现址保存的一幢题为《旸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的辽碑中所称,“旸台山者,蓟壤之名峰清水院者,幽都之胜概”。可见清水院本是辽时之旧称,金章宗不过是承继下来而已。
清水院周围风景优美,树木参天,寺内尤以古木著称。最著名的“银杏王”,系辽代所植,位于无量寿佛殿前北侧,高达30米,树干周长近8米,距今已有九百年的历史。在寺内其他地方,还有几棵巨大的银杏树,据说都是从大银杏王的根部滋生出来的,人们叫它“一龙九子树”。
位于寺内南路,四宜堂(又名玉兰院)内的古玉兰树也很有名,高达10米,树干周长1.25米,系乾隆年间所植,树龄也两有两百多年了,可称为北京的“玉兰之最”。相传,这棵玉兰是由该寺的主持迦陵和尚从四川移来的。寺内还有两棵清朝道光年间种植的玉兰,树龄也一百多年了。
“古寺兰香”,是大觉寺的另一特色景观。
此外,寺内还有许多古松。后院藏经院中,有一棵辽代的古松,高达25米,树干周长近3米,其巨冠把树边的舍利塔紧紧抱住,这就是北京的名松“抱塔松”。
属于古柏奇观的还有四宜堂内,辽代的双干桧柏,双干在地上一米处分开,在分叉处竟长出一棵已百年以上的鼠李树,人称“古柏鼠李”。另一棵辽代的古柏,在大杈中生长着一棵3米多高的杨树。据说原来这里长的是蛇葡萄,后来死了,于是又长出了杨树。
寺内还有古槐、婆罗树、橡栗等六十多种树木和奇花异草。“大觉寺七绝”中,树木就占了五绝。寺依旸台,前有莽莽平原,寺东南名城子山,寺西北孤矗一峰,峰峦似鸟头名鹫峰。
清水院的“清水”由寺后部园林中的一龙口内流出,然后分成左、右两条浅沟通过全寺,注入山门人口处的龙池内。因该院依山而建,呈前低后高之势,故泉水前流过程中,遇有悬殊之地时,自然形成小型瀑布,水声哗哗,传之甚远。上有浓阴如盖,下有流水潺潺,可观、可听、可享,倘若盛夏时节来此,凉爽宜人。
自建寺以来的上千年间,纵然建筑兴衰,但泉水不断,这也是寺内多古树的重要原因之一。四宜堂院中有一口水井,井中长年流水之声不绝,加上院内玉兰树、古柏鼠李等古木,尤显郁郁苍苍,幽静古朴,是修心养性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