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很平常的一天,接到表哥生病住院的消息,急吼吼的赶过去,大家也只是在病房里,浅谈一下过去,开开当下的玩笑,每个人都不去触碰与病情有关的任何边角,好像这样就能粉饰太平,好像表哥只不过是要作一个很普通的小手术,明天就能出院。直到表哥的儿子来到病房,五岁的小家伙,也是多天未见爸爸,跑到表哥的身边,抱着表哥,叫了一声“爸爸。”,前一刻还挂着笑容的人,下一刻就痛哭不止。
走出病房的时候,脑海里就想起蔡崇达的这本书《皮囊》。
对书中最为印象深刻的一篇,也是在医院,作者父亲手术前后时间里,大家压抑而又无助;病房里的人和事儿,把每一天压缩出一种绝望的味道,而每一个来到此处的人,总想从这种绝望中抽出一丝希望,然后,逃出升天。
而站在病房外,无端地就想起书里的这一篇。只有在此时,才能真切的感受到,也许也只有在医院里才能感受到,依附在这副皮囊中的希望与不甘,是怎样疯狂地彼此撕扯。
就应了那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有了这副皮囊,那些爱恨情仇才有了依托;作者蔡崇达,将这些一一记在了《皮囊》里。
在《皮囊》这本散文集里,记录了作者母亲、父亲、幼时的伙伴、暗恋的对象、大学室友以及朋友的一些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拖着这副皮囊,在现实与梦想间摸索着前行,至死方休。
书中出场人物最为频繁的便是作者的父亲。
父亲因中风半身瘫痪,使得家庭生活变得艰难。在妈妈心心念念的房子与父亲的康复计划中,家里每一个人都在咬牙坚持,试图维持生活表面的平静。
每一个人面对这样的生活,可能都有着深深的埋怨与无助。
可能缘于此,在父亲过世以后,作者反复用笔用文字去找寻印象中,生活中较为真实的父亲。
而从这些简单的文字中,能看到骑着摩托在海边兜风的父亲,也有拄着拐杖坚持康复的父亲,还有不知所措无理取闹的父亲,每一个细节里都埋藏着心疼。
终究还是遗憾多过抱怨,只是已枉然。
而相对于死,便是热烈地生。
书中最为代表的人物,便是作者的大学室友:厚朴。
厚朴的前半段生活,热烈而又奔放。组乐团,演出,交女朋友,挑战老师权威。他以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走向自由世界的每一步。可是,接下来后半段的生活,又实实在在的告诉他。那些想象犹如烟花,上一刻是万人仰望,下一刻便是无人问津。
其实,厚朴的世界,一直是他一个人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相平行而又无法交接。
他所能拿出手的便是一腔热血,没有根基,没有技巧,也没有踏实走路的想法,这又怎能将他的梦想安然无恙送达到现实世界中呢?
也许,他的热情太过炙烈,让他找不到症结所在。
最后,他放过了自己。
而作者一直未说出口的话,才最最为贴切的评价:“厚朴,或许能真实抵达这个世界的,能确切地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谦卑的,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怜隐忍。”
最后四个字“可怜隐忍”,也道出了作者从闽南小镇一路走到北京的种种艰辛。
找寻自己答案的蔡崇达。
看完《皮囊》后,突然想看看作者,就爬到了作者的围脖上。偶然间,看到一段视频,是蔡崇达本人的讲述,他在这本书出版后,特地跑到北京三联书店,想看看自己的书有没有在那里摆上书架待售。直到看到这本书摆在三联书店的热销榜上,他说到,多年心愿总算达成。
之前整本书读下来后,觉得作者蔡崇达,是从岁月里走出来的英雄;而此时,这段视频,又把他从金光闪闪的云头,拉到烟尘气息浓重的世间。
无论走过多少岁月,看透多少变迁。
凡人的欲望,始终在身体里横流。
不过,所有的欲望,到了最后也是归于一处,在书的最后部分,蔡崇达说他始终都要回答的问题:“我要怎么生活。”
这本书的诞生,也许就是找寻答案的过程。好在,他给了自己答案。
在一日复一日的乏味生活里,看着亲人离去,看见新一代嚎啕大哭的到来。在偶尔那么一瞬间,我们也会问自己,我要怎么生活。
你们皆凡人,来到这尘世间,好像就是为了这个问题,去走出一个答案。
书中蔡崇达有这样一句话:“我只想着做好一点点的事情,然后期待,这么一点点事,或许哪天能累积成一个不错的景观。起码是自己喜欢的景观。”
也许这就是我们悲悲喜喜过后,还在努力坚持走下去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