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天,带队在区实验小学尧辰路校区参加2019年区小学生综合素养大赛,不在学校。到下午3:06左右,看见有一年级家长在群里问:“下雨了,是不是还像昨天一样进校园接孩子呢?”
一直在室内的我,突然意识到今天放学也需有临时安排,便赶紧通知分管总务安全的徐校长做具体安排。徐校长及时做出了放学方法的调整。
之后,从家长在群里的留言看出,当天下午的放学秩序仍不如晴天放学有序,甚至还有些混乱。类似这种因天气变化而及时调整既定放学方案,做出其他安排的需要会一直存在,因此,这是对我们应急能力的一种考验。从昨天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反应以及我们的安排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针对雨天放学,尽管我们在九月份就已经制定了比较详细的应急方案,但是从实践情况来看 ,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还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现有的雨天放学是在校园里的一楼书吧,还有一种雨天放学地点是在各班级的教室,是维持现有方法还是改变雨天放学地点,再做安排呢?
在与徐校、李晨、高勇及多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沟通后,发现多数人都倾向于在教室里组织放学,认为这样做可有效分流进入校园的家长人群,通过化整为零的方法实现和保证放学的秩序以及师生的安全。
写到这里,已是早晨7:30,起身到学校门口去迎接孩子们到校。期间,围绕雨天放学问题又问了问同样在值勤的一年级班主任程宇童的意见,年轻的小伙伴也认为在教室里放学会更有秩序,所以待早读巡视一圈后,回来继续完成该应急预案的时候,于是,便形成了如下比较简单的在班级教室放学的雨天放学应急预案。
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放学应急预案
【适用天气】:放学时候为中雨到大雨的天气(不考虑是否已有雨具)。
【放学地点】:班级教室。
【放学办法】:
1.家长:进入校园,到班级教室接孩子。
2.教师:组织学生背好书包,在各自座位上坐好。按照一个家长对应一个孩子的办法组织放学。
【保障措施】:
1.鉴于来接孩子放学的以爷爷奶奶居多,很多爷爷奶奶都不知道孩子的教室在哪个位置,所以需要给予提醒。
提醒方法一:在移动黑板上张贴学校平面图,放置在一楼书吧前面,以供参照。
提醒方法二:请负责楼层卫生的保洁阿姨在各自楼层,为有疑问的爷爷、奶奶及时提供帮助。
提醒方法三:除东、西门各留一位保安师傅外,其余保安师傅都由总务部门安排到低年级所在的C楼和D楼,以在疏导放学秩序的同时,同步做好答疑解惑工作。
2.鉴于负责放学的老师不确定具体放学办法,所以总务处李晨主任需提前在教师工作群及通过校园广播做好面向全体师生的通知。
3.鉴于保安师傅需打开东、西两个校门允许家长进入校园,所以上述应急预案还需要让保安师傅知晓,另当保安师傅不确定是否打开校门的时候,还需请教总务主任李晨或安全主任高勇,再做具体安排。
4.鉴于部分孩子由托管班人员接走,考虑到人员分流的需要,托管班人员一律在放学时间20分钟以后,再允许进入校园。
【备注事项】:
因为位于守敬路6号的仙林湖校区目前共有51个教学班,近2400名学生,所以还需要借助东、西门的开放时间来对进入校园的家长人群进行分流与控制。
1.周一、周二、周四、周五下午东、西门开放时间
东门:下午3:05--3:15,放学班级为一年级1-9班。
东门:下午3:55--4:15,放学班级为四、五、六年级。
西门:下午3:25-3:45,放学班级有一年级10-18班。
西门:下午3:55--4:15,放学班级有三年级。
2.周三东、西门下午开放时间
东门:下午3:05--3:25,放学班级为一年级1-9班、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西门:下午3:25--3:45,放学班级为一年级10-18班、三年级。
如果仍然在一楼书吧前面放学,会有比这个复杂得多的设计与安排,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也不能确定就比让家长到教室里去接孩子更好,所以形成如上方案,待试行以后,对比效果再做后续安排。
可是并不是如此安排就好,为顺利推进,还需要就此放学预案再及时面向家长做好解读工作,以在获得家长理解与支持的前提下,保证孩子不淋雨,还保证孩子们放学的有序与安全。
以上想法,需要先跟总务后勤交流,再跟家长交流。
上午第二节课上课是我的数学课。下了课,回到办公室,便针对雨天放学问题跟总务后勤的总负责人徐校交换看法。无独有偶的是,从昨天晚上到今天早晨,徐校也在围绕雨天放学问题做思考,并已经有了一个预案,正做细节的进一步完善。
我们已有的方案,除放学地点不同以外,其余部分基本相同。于是,计划好待雨天放学应急方案细节全部确定以后,本周五下午安排一个时间,以进行全体师生参与的雨天放学临时演练。通过演练,帮助所有师生清楚地了解各自班级雨天放学的地点,以保证雨天放学师生行为的有序。
午饭后,巡视午自修,碰到李晨,李晨也问起雨天放学的事情。在听说已有的应急方案后,李晨又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既然我们将一楼挑空层作为雨天放学的地点,那索性就像在校园围墙上标识各班级非雨天放学地点一样在一楼挑空层的柱子上面张贴标识,标注各个班级雨天放学的位
于是,又针对原来方案中的放学地点、放学办法和保障措施调整如下:
【放学地点】
C楼和B楼的一楼挑空层。
C楼一楼挑空层放学班级有一年级1-9班、四年级。
B楼一楼挑空层放学班级有一年级10-18班、三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放学办法】
1.家长:进入校园,到指定一楼挑空层接孩子。
2.教师:组织学生排队,将学生带到一楼挑空层指定地点放学。
【保障措施】
1.在一楼挑空层的柱子上张贴指明各班级放学位置的标识,以给师生和家长以具体指引。
2.通过定期开展雨天放学应急预案的演练,帮助全体师生清楚了解雨天放学各自班级在一楼挑空层的放学位置。
3.鉴于负责放学的老师不确定当天的具体放学办法,所以总务处李晨主任需提前在教师工作群及通过校园广播做好面向全体师生的通知。
4.鉴于保安师傅需打开东、西两个校门允许家长进入校园,所以上述应急预案还需要让保安师傅知晓,另当保安师傅不确定是否打开校门的时候,还需请教总务主任李晨或安全主任高勇,再做具体安排。
5.鉴于部分孩子由托管班人员接走,考虑到人员分流的需要,托管班人员一律在家长进入校园20分钟以后,再允许进入校园。
置,已免去来回布置立式班牌的麻烦与不便,并提高执行雨天放学应急预案的效率。
参加比赛是大事,类似的雨天放学也是大事,且是更大的事情,因为校园里的每一天如果都过得磕磕盼盼,混乱无序,那么比赛的结果也就没有办法期待。
对于我们这个团队来说,需要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应急能力,此外,还有全局意识。因为,只有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将学校的事情视为自己的事情,才可能即便在计划外,也能保证忙而不乱。
从今天围绕一个问题,修改与完善应急预案,再与同伴沟通交流的情况来看,我有信心迎接并积极应对一个又一个问题,因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一群规模在持续扩大的人在共同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