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叫穆姬、庄姜、文赢、南子?春秋战国时期女子的名字浅探
文:枯木
我们在阅读春秋战国时期史料的时候,会发现关于女子的记载相对较少,即便是有也是有一些规律,比如不少名字的后缀相同,大多都有“姬”、“姜”、“赢”、“子”等字眼,比如穆姬、骊姬、庄姜、齐姜、文姜、文赢、怀赢、南子等等,这是怎么回事呢?另外前面的“穆”、“庄”、“文”、“南”等又代表什么意思呢?
如果简单回答第一个问题,所谓的“姬”、“姜”、“赢”、“子”等都是女子的姓氏,那么就又出现问题,那就是为何春秋战国时期女子的名字和现在不同?姓氏不放在前面,为何要和如今西方人一样,把姓氏后缀?要解答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从古人姓名起源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礼法制度谈起。
笔者在拙文《古代姓氏和名字的起源及发展》中介绍过,我国古人的姓名,包含姓氏、名字以及表号地望等等,其中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一般情况下只能继承,而名字表号则是由父母或自己命名,以示区别。姓氏名字等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人完整的姓名特征,极少出现重复,因而非常科学和富有涵义。
姓氏由姓和氏组成,是家族血脉相承的符号,姓起源较早,然后子孙家族分化成氏。我国现有姓氏,最早可追溯至上古八姓,分别为姬、姚、妫(gui)、姒(si)、姜、嬴、姞(ji)、妘(yun)(一说为妊),在西周分封诸侯国和宗室以后,诸侯国再进行层层分封,促进了由姓向氏转化。
比如姬姓又分为孟氏,季氏,孙氏、孟孙氏、季孙氏等等,正如南宋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言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代表同一血脉,氏则代表同姓下面不同的家族分支。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姓氏也开始多样化,或祖先姓氏名字,或地名、职业、官职、居处等等,演变的非常繁杂,直到秦朝才开始统一,这是题外话。
姓名除了姓氏还有名字,名字由名和字组成,代表个人的本身符号,个人独享。然而古代人们先有名,后有字,《礼记·曲礼》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女子许嫁,笄而字。”,意思是男女成人后才能有字,并且称呼字不称呼名,以表示尊重。
我国古代以农业社会立国,男子处于主导地位,女子大多被当成私有财产或者维系上层贵族的纽带,处于依附地位,婚嫁由父兄做主,基本上没有自由,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清末才结束。女子的从属地位,使得在古代史书中很少有女子的记载,惟只有少数才得以跻身史书。
女子能够被史书记载也是有严格的礼法规定和规范。首先是资格,必须是诸侯国贵族女儿出嫁并且为王后(夫人)才能被记载。如《左传·桓公·桓公九年》有记载:“凡诸侯之女行,唯王后书”,意思是“凡是诸侯国的女儿出嫁,只有出嫁做王后才加以记载。”因而我们看到,在《左传》、《国语》等史书中,女子只有做了诸侯国或者周王室的王后(夫人)才会被记载。
其次,为了彰显男尊女卑的礼制,春秋战国时期女子的名字都是依附于所嫁的男子(国君)身上,男名在前,女姓在后,表示女子是男子的私有财产。诸如女子出嫁不叫“嫁”,而叫“归”;这就是为何那时期女子的家族姓氏都作为后缀,而不是秦汉以后放在前面,“姬”、“姜”、“赢”、“子”等都是姓氏。
第三,关于男名,并非用的是男子的名字,而是因为只有嫁给国君做王后才能被史书记载,因而当时规定,如果国君有谥号,则用谥号。比如穆姬,是晋献公和齐姜的女儿,姬姓,嫁给秦穆公(谥号),因而称之为穆姬。再比如文赢,又叫怀赢,为什么呢?因为文赢是秦穆公小女儿,嬴姓,刚开始晋怀公在秦国当人质,秦穆公赐婚,因此叫怀赢;后来晋怀公偷逃会晋国,其伯父晋文公重耳流亡到秦国,秦穆公又把怀赢嫁给晋文公,因而又叫文赢。
第四,春秋战国时期并非严格依循的一夫一妻多妾制,而是一夫多妻多妾制,如《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国君可以同时娶几位夫人。因而,嫁给国君的女子,可能同时都是夫人,如果是同姓,为了区分,该怎么记载女子的名字呢?于是史家就采取了多种办法,一种是用诸侯国别,一种是用女子氏族,一种是用女子的排行,还有用女子出生地等来命名。
比如,晋献公和晋文公,都是娶了几位夫人的典型例子。《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八年》记载:“晋献公娶于贾,无子。烝于齐姜,生秦穆夫人及大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晋伐骊戎,骊戎男女以骊姬。归生奚齐,其娣生卓子。”意思是,晋献公第一位夫人是贾国的女儿,没有儿子,于是娶了其父亲的小妾齐姜,生了穆姬和太子申生;后来在有戎国娶了两个女子,生了重耳和夷吾;讨伐骊戎国,骊戎国君把自己女儿骊姬姊妹俩嫁给晋献公,姐姐生了奚齐,妹妹生了卓子。
晋献公可谓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代表,一是上蒸父妾齐姜(齐国姜氏);再就是打破“同姓不婚”的礼法,娶了北狄同姓姬姓狐氏的两个女儿,还生了著名的霸主晋文公,又娶了骊戎国同姓姬姓国君的两个女儿。因为晋献公同时拥有几位夫人,所以后来史家记载,这几位女子都没用晋献公的谥号,而是用国别姓氏等来记录。
而晋文公也有多位夫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几位,比如排在第一位的文赢,因为是秦穆公小女儿,拥戴晋文公回归,虽然曾经嫁给晋文公侄子晋怀公,可是依然被封为第一夫人,所以用谥号叫文赢;逼姞,晋襄公母亲,姞姓,笔者推测大概是晋文公被逼出逃时的夫人,因而叫逼姞;齐姜,并非父亲的那位齐姜,而是齐桓公宗女,对晋文公帮助很大,属于流亡时期在齐国的夫人,因而叫齐姜;季隗,赤狄部族的一支廧咎如的公主,隗姓,排行第三(姐姐叔隗嫁给晋文公大臣赵衰),因此叫季隗;杜祁,杜国公主,祁姓,生公子雍,因而叫杜祁。
晋文公因为几位夫人时期不同,并且后来因为要依靠秦国归国,因而把文赢(怀赢)列为第一夫人,所以文赢用了谥号,其他夫人则没用。除了上面例子,那时女子还有三个字名字,比如《左传·桓公·桓公九年》有记载:“春,纪季姜归于京师。”,纪季姜,就是纪国姜姓国君的第三个女儿,春天出嫁到了京师。可见当时对女子的记载还是比较灵活的。
这样,依据春秋战国时期对女子记载命名的礼法规定和一般规则,我们很容易了解该女子的姓氏国别,以及所嫁何人。诸如开篇的穆姬,秦穆公夫人,姬姓;骊姬,晋献公夫人,姬姓;庄姜,卫庄公夫人,姜姓;文姜,晋文公夫人,姜姓;文赢,晋文公夫人,嬴姓;怀赢,晋怀公夫人,也是后来晋文公夫人,嬴姓;南子,卫灵公夫人,子姓。
当然,有不少重复,比如齐姜,历史上有多位,比如晋献公、晋文公、鲁桓公、卫庄公、卫宣公等,都有这么一个名字的夫人,然而都不是同一人。这点就需要对照历史先后顺序进行分辨,不要张冠李戴,混为同一人。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姓氏相对比较混乱纷杂,有的以氏为姓,有的以先祖名为姓,也有的以官职、地名、职业、居处为姓氏,经常有随意起姓或者氏的现象。然而,就单独对女子的记载来看,相对还是比较规范,完全有规律和规则可循,即便是有少数相同,也相对容易分辨。
到了秦朝统一后,姓氏统一,女子不再把姓氏作为后缀,而是放在前面,女子被史书记载也不再是贵族公主的特权,诸如刘向的《列女传》就是一部全面介绍古代妇女事迹的传记性史书,共记叙了110名妇女的故事,都是按照姓名排列。
不过这个传统保持到明清两代却又被改变了,在“程朱理学”的严重危害影响下,由宋代几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闭门造车,在明代被充分利用和夸张,到清朝再加以歪曲和阉割,以至于女子又被严重禁锢。不但人身没有自由,被强制裹脚束缚,而且连名字也没有了,以至于明清时期很多家族的族谱中,女姓只能以某某氏存在,岂不哀哉悲哉!因而从对女子的危害上来说,程朱理学就是一门伪道学,害人不浅!
2020/9/9榆木斋
参考书目:
《周礼》
《礼记》
《仪礼》
《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国语》
《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