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饱读四书五经,满腹经纶,可读书的目的是什么那?增加自己的知识?还是交流的时候可以侃侃而谈?其实不是,古人的智慧并不只是如此。比如读四书里的大学,当然古人说的大学并非现在的大学,古人七岁上小学,十五岁读四书五经,大学讲的是什么,从个人到国家的智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止与至善。讲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常常说的中庸之道指的是个人的一种修为,不强求,不勉强,常常是孔子与其弟子之间对做人的一种理解,而达到这种境界是特别难的。当然要想更好的读这些,就要明白其中的道理,有很多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也说是大智慧者,而到了文革,这种学问遭到压榨,封四旧什么的,其实这种学问是大智大勇,学习有何不可?古人的智慧确实有很多可取的地方,多学点做人的道理不是很好么?
2020-01-1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UITableViewStylePlain 1.有多段时 段头停留(自带效果) 2.没有中间的间距和头部间距(...
- 继续说《大学》,《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诗经》说:“仪表端庄美好的文王啊!为人始终光明磊落,做事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