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帮论坛混,看到大部分家长的思路是,无论孩子目前状况如何,都以24中,育明为目标,北大清华为方向,来为孩子做规划,择学校,拼学区,明白有可能做分母,但还是抱有期望,拼尽全力。特别理解,大家都一样。
这本书《养活教育》的序言中,作者打击了我们的幻想:
“现实中,绝大多数孩子的父母,总是在自我欺骗或自我安慰中伴随着孩子成长。当孩子呱呱落地,第一声啼哭传来,孩子的父母(大部分)都会有一种幻觉:自己的孩子连哭声都与众不同,清脆中带着智慧,坚定地认为这孩子只要舍得培养,将来肯定是上北大清华的料。然而事实上,这往往成了一条不断摧毁父母和孩子自尊自信的道路”。
因为在这条路上,家长带领孩子不断期望、失望、绝望、退而求其次,随着家长无处安放的情绪,就是孩子的自暴自弃和拒绝负责。
接受大多数人要过平凡的生活的事实,不在培养天才神童上面孤注一掷,把更多时间投入在养活教育上,是作者呼吁的事儿。
这本书说,读书≠教育,只是教育中很小的一部分。养活教育才是教育得根本,是决定着人生成败和人生幸福最重要因素。
从小进行养活教育的孩子,有耐心,有规矩,由于很早受过挫败,在实践中摸索出如何面对困难,解决问题,追求精进,懂得感恩和珍惜,懂得合作,和为家庭付出。这样的孩子积极向上,生机勃勃。
什么是养活教育?养活教育并不复杂,就是做家务、勤干活、能吃苦、懂挣钱。
最佳时期是从2、3岁就开始,超过14岁就是艰难模式了。让一个青春期小孩干啥都难,何况干活儿…
我是一个从小没有受过养活教育的小孩,我妈的理念是干活什么时候都能干,学习的时间却过期不候。事实上,隐形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以排山倒海之势浮现,只能自己悟到,却很难顺着一团线球去追根溯源,更难去掰扯明白。
还好看到这本书,再次提醒了自己:养废一个孩子,除了读书什么都不让她做就可以。
书还是得读,活儿也必须是要干了。有计划的按阶段增加技能:教会她不会做的,逼她做她会的,然后不断完善,越做越好。
如何尽早培养孩子做家务的兴趣,作者讲道理之余,也给了一些方法。
1.分年龄
制订适合其年龄的家务计划,随着孩子不断长大,计划从简单到复杂。不必担心小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大胆地不断给予他们新的任务和更高难度的挑战。
重点是在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不断增强对自己能力的理解,这将极大地帮助他们树立在这个世界上独立生活的自信心。
2.勾兴趣
直接命令孩子,会让孩子产生为别人服务的被迫感,而是用巧妙的语言激发他们的自发意愿。
感谢他成为一个帮手。
夸赞她是乐于助人的孩子。
感叹他的解决事情的能力太棒了。
孩子普遍希望获得能让他们得到称赞的身份,内在动力的力量让他们更有力量和意愿。
3.玩游戏
行为科学家已经证明“游戏化”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力。想让孩子放弃一件事,就是逼他去做。而把日常任务(如运动、学习、工作、劳作等)转化为游戏式的体验后,能极大地提升效率和驱动力。
把家务设置成闯关环节,由简单要难,攻破大boss,每完成一次任务就可以挑战下一关,并拥有更多工具和权力。
4、选形式
除了打理好自己,也要承担家庭公共区域的家务,为家庭成员贡献力量。
如果只让孩子做自己的事情,给自己做早餐,清扫自己的房间,整理自己的书架,就无法达到养活教育的重要目的:让孩子拥有为他人照相的同理心,把家务看作家庭责任和家庭成员关爱的一种方式,而非简单的干活。
5. 造舆论
鼓励孩子去做了后,如何维持孩子的这种行为?就是要营造氛围感。用积极的态度去谈论做家务这件事。比如表现出乐在其中甚至争抢做家务的姿态。如果孩子做的不好,别惩罚,肯定他的努力,帮助他总结,引导他每一步如何可以做的更好,如果孩子做的很棒,也尽量不要给外在奖励,比如金钱和其他交换利益。研究显示,外在的奖励实际上会降低内在的驱动力。给孩子劳务费会减少孩子想要帮助他人的内在驱动力。把“无私地帮助他人”转变成了一项交易。
为了孩子未来的成功和幸福,快让他们把袖子撸起来,把家务做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