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自动醒来模式。
10天读书精读营已结束了。每天早上起床完成打卡,生活有了目标,按照计划表逐步完成,晚上反思,哪些做到了,哪些没做到,做到了可不可以做得更好,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此项任务;没做到的原因是什么?光是正面思考问题是不够的,必须进行反思。
首先,寻找精读书过程。我觉得十天不能拿来浪费,实用性要强,能解决自己需要破解的问题,因为所看的很多内容必将融入到自己的思想里,成为灵魂的一部分。终选择《好好学习》一书。
第二步,合理安排时间。由于五月工作任务重,下乡时间多,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晚上要去看年迈的父母,要学习只能是九点以后了,早完成,早安心。要求自己每天晚上必须把第二天的稿子写出来,早上稍修改,加上语音则大功告成,我的生活并不会因为精读而打乱了节奏,而是变得更加规律。
十天收获如下:
1、坚持10天写作,7000多字文字语音输出。获得过小组最佳提名、多次小组打卡前一。还得到了一次最佳提名。
2、学习了安叔的优质读书笔记分享,我们读书在读什么,做逐字稿不是目的,写读书笔记也不是目的,写出一篇优质的读书笔记也不是目的。读书目的是能够从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然后提升自己。
3、主动链接,主动利他。“三人行,必有吾师”,每个人看问题角度不一,多维度加深自己的认知。利他,我选择做一个在边上为老铁鼓掌的人。看见,点赞。
学习心得:
1天. 如何跳出学习中“低水平勤奋陷阱
在原始基础上进行努力,这就是低水平勤奋。
如何跳出这个坑呢,从以下三方面来做: 1.记住新知识更好的办法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对知识内容产生共鸣,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积累,输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自己的知识体系加以整理输出,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放慢速度,让读书事半功倍。遇到有用的节点一定要花时间、耐心、思考力,将新的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深度扩展,才有可能内化知识,形成新行为的暗示。上周在学习管理时,读到好的管理,应该是有温度的,应洞察他们的需求、感受,表达尊重。这就是发挥“组织情感”作用,增加团队凝聚力。应用发散思维,思索好的理念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适行动应用到工作中去,“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3.从读书到发现临界知识。发现那些生活中各个领域基本而重要的作用规律,适用不同领域和场景。举一反三,如在职场上应用的“组织情感”,在家庭中,在社会上,无论哪个领城和场景,“以情动人”百战百胜啊。
大道至简,善于思考,融汇贯通,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就在“好好学习”!
2天 学习临界知识需具备的心态
学习临界知识,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心态,其次才是学习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底层心态,也就是驱使我们学习的最基础心境和思维认知。作者提出的“绿灯思维”和“以慢为快”两种心态。前者指的是学习新知识时的初始心态,后者说的是具体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心态。
1.“绿灯思维”。实际上是一种空杯心态,保持谦虚低姿态,对不同观点能够包容。其中的关键窍门是,把反对的声音理解为是对“我的观点和行为”的改进建议,而不是对“我本人”的人身攻击。人是情绪动物,遇到不同“红灯思维”往往容易占上风,习惯性地进行防卫。控制情绪、聚焦能力成长,长此以往就能形成一条谦虚向上、宁静致远的好路子。在我读过的《终身成长》一书中,固定型思维模式会认为人的才能一成不变。这让人们时刻想证明自己。他们会把发生的事当作衡量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在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看来,如果他在某件事中失败了,他就成了失败者。在这里,他们的失败,从一种行为转变成了一种身份。在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看来,即便失败是痛苦的,但它不能对你下定义。它只是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且,从失败和挫折里受益,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绿灯思维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两本书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2.以慢为快。具体执行中的心态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犹为重要。快是结果,不是原因。真正的快,是“以慢为快”。结硬寨,打呆仗,把慢工夫花在真问题上,触类旁通,才会豁然开朗。
知道和做到中间隔了一段距离,嗯,我得继续琢磨,如何培养绿灯思维、以慢为快,做到知行合一。
第3天:从滞销大蒜说说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周日,从一个链接看到,最近云南大理、丽江等地相继发生紫皮蒜大面积滞销,洱源和宾川更是有超过2000万斤的大蒜即将烂在地里。蒜价从每斤10元狂跌,最低时居然卖到4毛钱一斤。老农不求捐助,只求帮买点,度过难关。初听这消息,第一反应是种多了,同情心泛滥,下了单,并在微信上推介,反正需要,买点吧。
晚上,看《好好学习》一书,如何提升认知深度,联想到白天的想法和做法,对事情看问题表面,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简单直接去解决一个问题,对其深层原因未曾思考,反思如下:
跟风种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屡见不鲜,散户多,想破解滞销困境,从以下几点着手:
1.抱团发展就是捷径。
2.利用电商做农产品销售。
3.发展深加工,才能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优势。
4.打造农产品品牌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反思:凡事多问为什么,怎么解决,帮助自己发现浅薄,走向提升。将反思结果指导自己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有思路,才有出路!
第4天:学习系统化思考方式,期待我的人生别样精彩!
精读烧脑力。如果只是为了应付交作业、打卡,确实容易,但从中并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点并学以致用,这书算白读了。《好好学习》就变成“应付学习”了。
每天学一段,以慢为快并系统化思考。系统化思考使人由看片段到看整体。从对现状作简单被动反应,转为创造未来。从迷失在复杂的细节中,到掌握动态的均衡搭配。
运用系统化思考这一点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如我这个快奔五的人了,女儿读大学,一切很安定,突然空巢了,周围很多相似情况的朋友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有大的方向,迅雷不及之势将自己淹没在麻将字牌、无休止的电视连续剧中。我曾经也有一段时间的彷徨。这时系统化思考可以派上用场了。首先我全面的分析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了解我自己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全局的目标(参加读书营,干掉懒怂庸)。
如何在女儿读书期间提升自己,并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根据这些制定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计划,我相信这样会使自己充实而有成长。
与此同时,我将自己在简书上写的感想发与女儿,获了全排推荐也如小孩献宝般与女儿分享,心中小小的成就感换来女儿的“表扬表扬”,这也是每天的“小确幸”。言传不如身教,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看,不执着于琐碎,不陷入家长里短的泥潭之中,头脑的解放,抛却狭隘观念,换种思维过日子,在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跳出来,系统的思考,总会有意外收获。
别样精彩已开篇,而人生的积累才刚刚开始。
第5天:提升学习能力的底层方法――反思
提升学习能力有三个底层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有些好奇的是作者最常用的三个方法中,用了16页的篇幅对反思这个知识点进行了重点论述,其他二个方法均只用2页进行阐述。反思究竟有多重要?
文中说,反思能提升知识掌握的层次。真正快速学习,先放慢,练内功,内功的基础,即反思。反思不是总结,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反思是向内求,让自己安静下来,在每日终了的时候,回顾,多维度思考。反思在学习过程中起了三个方面的作用。
1.发现知识误区;在日常的工作中,人总是在相似的情境下,做出相似的行动,未经理性思考,面对场景立刻得出结论,称之为“跳跃性假设”,由于省略了理性思考过程,往往不是最合理的假设。解决之道:放慢思考,找到最合理方案。
2.反思可以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反思的时候进行知识的联想和联结,要做到这一点,要多问自己,是否以前遇到过这种情况没,还可以做得更好吗?还有哪些方法可应用?扩展思维。
3.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起来。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每日反思,与之比较寻找差距。能够通过正向反馈,加速习惯养成。通过与潜意识对话,影响我们的思考和认知。
训练反思能力有三个方法:1.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从日常小事、小习惯入手:2.把生活案例化处理;对自己的生活反思,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经验的解读方式。3.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读到这里,觉得信息量太大,要消化还需对照自身,停下来,反思下。
第6天 学习临界知识需提高的三种能力
公共基础课,就是我们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沟通谈判等。也就是基本技能,传说中的“术”。
专业必修课: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是指能够打完整战役、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领城里,要跨学科地思考、解决问题。即专业能力。
通用必修课,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规律。培养结构能力。也就是要有高屋建翎、大局观、全局观。老子对道的总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告诉我们道生万物的过程,也告诉我们发现道,从万物观察出三,再从三观察出二,最终总结出道,就是降维思想,化繁为简啊!架构体系,其实就是一种道。应用与积累,进行不断调整检验。
这三种能力融为一个整体,道术结合,战无不胜。
如何分配学习这三种能力的时间呢?
学习这三种能力的时间大多数人存在分配误区,用80%的时间学习执行能力,投入20%的时间不完全地学习专业能力,提升结构能力的时间为0。二八定律提醒我们,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应该花更多时间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
重新调整时间分配,提高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水平,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第七天 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
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武功秘籍:记录、定期回顾与付费购买。
提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记录下来。记录是主动思考的过程,可挖掘看得见的事情背后看不见的关系。自参加读书营后,每天工作、学习的内容记录下来,一个本子用了一大半,避免时过境迁后,扭曲自己过去的想法和对行为的解读。
如实记录有三个价值:1.如实记录能吸取教训加速成长。2.记录的时间跨度越长,可以看到更深层的规律。3.记录是联想、启发、归纳、演绎的大集合,是助学习快速提升的关键环节。
定期回顾:回顾能在平淡生活中创造惊喜,让我们过去的记录和反思价值增倍的过程。回顾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翻看以前的笔记,会有不同角度的新想法,新思路,还会有曲经通幽、殊途同归的惊喜。回顾,加入了时间的力量,对自己学习的意义格外重要。
付费购买:1.买书来读是为了寻找问题可能解决的方案,探索如何消除知识阻塞,提高认知效率,优先提升学习内容的质量。2.花钱买增加有效学习的时间。如付费购买服务,省下时间干自己的事情。如花钱购买能帮你省时间的生产力提升工具,是最划算的投资。故,付费买时间,也是提升学习效能的一个重要技巧。
善用这三个技巧,提升学习能力
第八天提升学习能力的底层方法:刻意练习
提升学习能力有三个底层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一般人学习或练习一种技能,采用的都是天真的练习法,即反复地做某件事情,但这是一种极其低效的练习。成功需要刻苦,但真正的成就天才之道——刻意练习,又并不等同于刻苦。一'起来看看何谓刻意练习!
1、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2、具有专注的练习状态。每时每刻都尽力保持专注。
3、练习包含反馈。
4、需要走出舒适。
在工作中“刻意练习”
边干边学,能使人熟悉练习的习惯,并思考如何练习。一旦人们理解了日常练习的重要性,并意识到由此带来的进步,人们就会找机会将其他工作也转变成练习活动。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最重要的是动手去做。
刻意练习并不复杂,总结其关键词:目标明确,专注。
第九天黄金思维圈
黄金思维圈,其实就是依次从Why、How、What三个圈来考虑事情。但是,普通人按照“what-how-why”的思考方式,这就形成一种比较固化而且被动的思维困牢。如果你能逆反而行,先思考why,然后再思考how和what。也就是做一件事情,要先考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然后带有目的性去思考怎样去做?最后才是我能做好。
第一层是What,也就是你做事的时候,只知道去做什么,完全没有目标也没有计划去完成,最终只能是碌碌无为。
第二层是How,就是你拿到一件事,不会急于动手去做,而是先找到一个高效的方法,提高办事效率。虽做事精干,但没有目的性也很难成事。
第三层是Why,不管遇到什么事,会先思考为什么要去做?想清楚目的,带着目的去做事。
当你把“why优先”的思考方式当成习惯,运用黄金思维圈,能更深层次地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直击问题的本质。
个人成长也可遵循这个黄金法则
每个人都想成长,学习能让我们成长,于是去读书或报个班吧。看什么书呢,从畅销榜里挑几本开始读;或者看到某读书社群在做活动,而且还是免费的,每天10分钟,21天读完4本书,挺好的,转发参与。
读书总比不读书强,知识多也没啥坏处,但读这些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这样没有内在动机推进的行为,通常也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当没有想好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时,几天后,就没有动力让你继续下去。就像车没油了一样,即使你驾驶技术再高,车还是会停下来。
那怎么才不会停下来呢,就是从内在动机出发,依照个人兴趣,为了内在满足感去学习,去做事,去赚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
WHY-WHAT-HOW黄金思维圈原则虽然很简单,但真正应用得好很难,正如书法一样,写字人人都会,但写得漂亮的不多。有趣的现象是这个世界上80%的人还是想不通!
第十天找出你内心的热情和天赋,创造生活的奇迹
精读营10天,不快不慢,今天到来,以此为始,精不厌读,学以现用。
天赋,是一个从来不被我认可的词,自认与我没半毛钱关系。从小到大,见诸于报端的科技少年,轻松考试过级的周边伙伴,而我是那么普通,掉到人堆里就被淹没,没特长,没特别,对,“平庸”很恰当。
书中说,你的优势就是那些让你感到自己很强大的事。我很喜欢听心理课程,上下班途中听,喜欢买心理学类书籍,由此了解自己,了解人性,并觉察情绪变化,付诸实践,帮助他人。循环往复,度人度己。一步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兴趣”是喜欢与人交往,善于当“知心姐姐”,我常问自己,我做的工作,是不是我擅长的,是不是我喜爱的?还是我选择逃避的一个方法?那么,我清楚自己,我现在从事的工作,真的是“爱我所做、做我所爱”。据说10%的人获取了信息就会行动去改变,40%左右的人调整了信念就会行动改变,剩下的人需要约束需要自律。
心理学是自己的爱好学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比较多,边学边应用,当然也少不了自我成长。自我成长需要多看专业书,印象比较深的是《登天的感觉》,把咨询流程做到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是我现在期待达到的目标呢。评价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是:学习之后,你的行为或认知是否发生了改变”。我走在改变的路上。
以安叔这句话作总结吧。
慢下来,才很快明白成长和未来的关系,看得到进步,能收获实惠,发自内在的踏实和厚重的情绪。
人生的积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