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学霸除了学习好,还有什么”?
有人说:他们只会“死读书,读死书”。
我想说,学霸没有什么厉害的,只是会“读书”。这么说是因为我发现很多人其实不会“读书”。书的定义是广泛的,不仅仅是“有字之书”,更有“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这里说的读书的三个角度,其实也是认知的三种维度。
读书几载,“有字之书”作为教育的基础,似乎最必要,最简单,也有最多的方法论。我个人而言,这一年,学科专业类的书和文献没有少读。因为大量的阅读,才能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读书也很杂,因为做论文这种过分辨证的文本,总是让人觉得有些缺少感性之美,所以我看小说,做一些中和。有人品文笔辞藻,有人看各种内涵,有人只是拿来消遣。但不论如何,我总是会带着一个小目标去阅读,阅读过程中时常问问自己,你在想什么?比如,从英美名著到豆瓣作者,从古代到现代,是一种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中西的爱情故事,有什么不同?读书不在多,而在于和你产生共鸣,构建出自我的新理解,合适的时候便手到擒来了。最近一期奇葩说,马东对《红楼梦》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恰当引用,就是积累和思考的结果。
我读书,但我相信,书也是人写的,人无完人,书也有错。哈佛商学院的教材的扉页说明是:行业发展太快,教材只能尽所能包含最新的案例,却无法得出最新的分析。蚂蚁金服等创新公司的案例,进入哈佛商学院的课本可能是几年之后的事情。
“宁信书,不如无书”。看完书后要用自己的实践去证明这个事实,然后才能相信。书本上的理论总需要产品去检验,因为很多东西,书上的观点只是一种假设,不是一个万变的真理,一切还需要靠自己来检验。这个时候,人需要去阅读和书写社会这一本“无字之书”。
有个创业的小伙伴说,实践纳入一部分,检验迭代才是真正有意义。创业如此,做研究这件事吧,也是这样,特斯拉的爸爸说过:从创新性的角度来说,大部分研究的速度肯定是比不上实践的,大部分研究更是和实践脱离的,所以导致发表出来的东西都有一定的延迟性和非实用性。所以,教育领域催生了DBR (基于设计的研究),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阅读,设计,投入,分析检验的过程,大量的阅读之后,都是为了找到自己的那个Gap。而中间的投入,分析,在于将课堂现象做拆分和解读。
阅读“有字之书”,至少老师还教过技巧,人际和社会,这本“无字之书”的阅读和写作,则很多挺看天赋。
特别是“无字之书”背后的规则,有时是和“有字之书”是冲突的。如何理解这种冲突,再从冲突中理清楚自己所想要看的东西,是最重要也最基础的一步。而最厉害的是,身处平凡社会,有些人在市井之地,每天都能发现细微的变化,而有些人,每天经过同一个路口,看到了只有千篇一律。那些具备高度的社会敏感性,对社会变化与新趋势了如指掌的人,是因为他们看的懂这一本“无字之书”: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而擅长解读这本“无字之书”的人,你要认识,交流,成为朋友,向他们讨教阅读这类书的方法论。比如在教育这个领域,教师面对同样的课堂,几十个学生,有些人看到的教授的方式是千篇一律,而有些人却能从学生细微的语言互动中,获得一些洞察。
很多人读不懂“无字之书”,便会因此焦虑不安。但更可怕的是,更多的人,是不知道要读“心灵之书”。
他人,社会,诚然是你的镜子,照射出的你的丑与美,让你学会反思。但任何你的判断和决定,归根到底,都要读的是一本叫做自我的“心灵之书”。即便是读懂了“无字之书”,读不懂“心灵之书”,也会陷入的一种困境。有时候你会觉得焦虑,会坐立不安。譬如,早上五点看了前同事的状态,心里突然涌出一种羡慕,然后就觉得自己是不是选择了一个舒服的方式,因而会失去了一些什么,从而陷入一整天的懊悔,后悔当初怎么没有选择共赴创业之路。那都是因为,我们当时的想法是完全潜意识的,而并没有真正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拨开,看清最内部的自我
人格的结构本来就包括了三个部分:
* 本我-完全潜意识
* 超我-自我理想与良知(不可违背的规则)
* 自我-用来调节两者冲突的部分,现实原则。
人都需要超越完全潜意识的本我,告诉自己“现实一点”,“接地气一点”,从而了解最内部一层真正自我。而大部分时候,我们所认识的自己,都是我认为“我是这样的人”,但其实我认为的我,不一定是真正的自我,而只是这个时候的我,职业(医生,老师,研究者),只是我们的某个时间点的标签。而世界观,价值观,才是我真正的基因,我的人生基石。这都都需要冥想,沉思和自我对话。比如,其实我的价值观告诉我,现在的行业太浮躁,而我希望的是..)
现代人在生活各层面面临五花八门的选择,多元选择意味着个人拥有高度的选择自主和自由度,却也考验着现代人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基于“有字之书”的沉淀,学会在“无字之书”中检验,而最终读一读那本“心灵之书”,你便有了答案。
不论是读什么书,喜欢阅读和写作的你,运气都不会太差。关注个我的简书账号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