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余与舍得
第一次看到“留余”这个词是在河南省巩义市康百万庄园 。
康百万家族,明代洪武年间,康家始祖康守信从山西洪洞县迁居到河南巩县康店镇。其后,康家在此耕读经商,家族逐渐兴盛繁衍,乾隆时期进入全盛,成为中原巨富。自康家六世祖康绍敬,到十八世康庭兰,康家昌盛了12代,共计400余年。
康家道德准则世代相传,从而形成特有的家风文化,影响了一代代的子孙后代。“留余”二字更是其诸多家风中的精髓。
在康家老宅的主客厅正上方,是一块“留余”匾。留余匾上引用了南宋留耕道人王伯大的四句座右铭: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留余”思想要求不可穷尽一切利益归己所有,该舍的要舍,要保持人与社会、自然关系的和谐,相伴相生,谋正当利,适可而止。康家祖上把古人的“留余”思想,作为自己的家教世代传承。这也是康氏家族辉煌兴盛十三代四百多年的一大奥秘。
关于康家“留余”,流传下来的故事有很多。相传开创康 家鼎盛局面的康应魁不事张扬,素来节俭。七十五岁生日时,却决定大摆寿宴,并特意通知欠债户一定到场。 众乡亲觉得,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五高寿的康应魁想必是要清账了。谁知酒过三巡之后,康应魁让管家拿出欠账簿,一一宣读借账人的姓名、借账的数目和日期,等大家确认之后,康应魁当场烧掉了全部欠账单。他用一把火告诉康家人:钱财乃身外之物,为人做事切记要留余忌尽。
“留余”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思想。留余文化强调在为人做事各个方面都要有度,留有余地,适可而止,意在告诉人们勿过、勿满、勿贪。 康百万家族的传家宝就是“留余” , “留余”是一种为人做事的方式,是一种人的胸怀和格局,更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与“留余”思想一脉相承的是“舍得”思想。 “舍得”最早出自于《易经》,完整的句式为“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面对选择和取舍。选择“舍”并不意味着失去,而是另一种获得。例如,放弃熬夜可以拥有更好的精力;不过度拼命工作可以陪伴家人;推掉一些应酬可以获得更健康的身体等。 因此,勇于舍弃,才能得到更多的美好。正如古语所说:"一鸟在手胜于两鸟在林。”拥有一只飞不高、离不开你的小鸟,远胜过在树林里苦苦寻觅两只还未到手的小鸟。
舍得也是一种人生智慧,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辅相成,人若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便等于把握了人生的钥匙和成功的机遇。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康百万家族的“留余”家风为人们提供了一面镜子。“舍得”思想,提醒人们不要贪图眼前的利益,要学会取舍,才能更好地前进和发展。让我们以史为鉴,汲取营养,一起照亮未来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