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而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也说:幸福感的主要源泉是人际关系。拓展到育儿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影响着育儿过程中是轻松如意还是水火不容。
在做教师这些年中,常常听见很多家长会抱怨孩子与自己疏远,孩子不听自己的话。其实就是因为彼此之间没有进行情感链接。
孩子年幼需要你时,迫于生计,你说工作忙而牺牲陪伴孩子的时光 。当孩子年长,已经有了自己的圈子,这时候你才想起该好好管教一下孩子了,试问,缺席了那么多年的你,你的话语在孩子面前又怎么会有份量?
在这里,我并不是批评或指责,因为我知道为人父母也是有很多身不由己,每个人的选择都没有对错,只是我们都需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既然选择缺席孩子的成长,远走他乡去换来了孩子其实不太需要的金钱,那么只能选择去接受孩子对你的冷漠。
有些一直参与孩子成长的家长,也会出现孩子对其疏远的情况。其实很大原因也是这些父母更多的是对孩子的爱出于掌控,而不是尊重。美其名曰:我是为你好,你必须听我的。用一些粗暴的方式去干涉控制孩子的生活。
那么,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就无法改善呢?有的。只要和孩子进行情感链接,修复和孩子的亲密关系,那么你和孩子的相处模式也会随之变化。当然这需要时间,因为养育渗透到生活各方面,必须用心经营,而不是速成可以解决的。
与孩子进行情感链接之前,先判断孩子是否感受到足够的爱,不妨问问孩子三个问题:
1你觉得妈妈爱你吗?
2当妈妈对你发脾气时,你觉得妈妈还爱你吗?
3当你对妈妈发脾气时,你觉得妈妈还爱你吗?
在我和妞相处过程中,一年前的我也问过这样的问题,遗憾的是妞会对后面两个问题会迟疑,她不确定我是否爱她。因为以前的我也是会以爱之名去控制她。而且脾气暴躁,不懂育儿。
那次和她谈话后,意识到了问题,就解决问题。于是我就有意识常常表达我自己对她的爱,对她说:无论你如何,我都爱她。即使我对你发脾气,批评你,妈妈依然很爱你。
一年后的今天,相同的问题,她很自信并且很开心地说:爱啊!无论我怎样,你都爱我啊!妈妈你爱我,我也好爱你呢!
你看,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比你爱她更爱你。
了解到孩子是否有足够的爱后,想修复亲子关系,那么运用鼓励式语言和列举每日优点的这些技巧,可以慢慢拉近和孩子的感情。
鼓励式语言:
描述式:我注意到/我观察到
启发式:你是怎样做到的?你的感觉怎样?
致谢式:谢谢你
赋能式:我相信你。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把表扬当作鼓励。对于表扬,我们总是轻易脱口而出,比如:孩子你真棒,你真厉害,你表现得太棒了。
表扬过多会让孩子做事情时会过于注重外界的关注,会因为外界是否关注自己去判断自己的价值。
而鼓励,需要技巧。使用鼓励四式需要运用我们的智慧,而不是凭空捏造。描述式鼓励是关注孩子做事情的过程,启发式鼓励让孩子学会思考,致谢式和赋能式鼓励让孩子拥有更高的价值感。
列举优点
可以每天在孩子睡前说一个今天你看见她的优点,或者制作优点树,用便签纸把优点贴在树上。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当你总是给予孩子一些积极正向的标签,孩子就会按照你所说的去发展。所以,每日列举优点,百利而无一害。只是记住列举优点时不能夸夸其谈,一定要注重描述过程,比如:今天妈妈看见你玩了玩具后,就把它放回原位,看来你是一个爱整理的孩子呢.。这样孩子以后玩玩具后,就会记得要物归原位。也就养成了整理的好习惯。
除了语言上进行情感链接,行为上我们也有四种互动方式来增进感情 。
一:肢体拥抱。
你有多久没拥抱过自己的孩子?随着孩子慢慢成长,我们都似乎不太习惯去拥抱曾经让我们爱不释手的宝贝。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我记得在电视剧《下一站,幸福》的一集剧情里面,当小乐问奶奶:你有抱光熙吗?奶奶不好意思地回答:爸爸长大了,不需要妈妈抱了。可是天真的小乐对奶奶说:可是等我长大了,我还是希望妈妈可以抱抱我。当时看见这一幕时,我心里就受了很大的触动。只是羞于表达的我,也是很难去改变自己去多多拥抱女儿。
直到半个月前,自己和女儿约定要每天早晚说一说:我爱你。每天至少拥抱对方一次。并且任命她是拥抱小天使,要主动去拥抱爸爸和妹妹。
没想到,就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我和女儿之间的感情又更进一步,目前在我们家,拥抱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没有以前的拘谨和不自在。女儿也常常说:我最喜欢拥抱的感觉了
二:用爱注视,侧耳倾听。
关于这点,现实生活中,我们注视手机的时间比注视孩子还要多。虽然我们总是说在陪孩子,可是眼睛却是漫不经心去扫描一下孩子是否安全就好,没有用心去注视孩子。更不要说和孩子有眼神接触。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们都会对这个窗口视而不见,又如何能感受到孩子美丽的心灵呢?
四:特殊时光。
可以在一些特定的时间来专门陪伴孩子做一些事情。让孩子知道你是在乎他的。而这些就是属于你们的特殊的爱的时光。
比如睡前亲子阅读,或者每周日喝孩子一起去户外活动。仅仅就属于你和孩子两人,家有两宝的,就分别对两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殊时光。
最后一点,除了语言和行为链接外,父母要学会承认自己的错误。
句式:妈妈刚才对你发脾气了,是因为……,你可以原谅妈妈吗?
因为孩子也需要被尊重。我们做父母的并不是说承认错误就失去了自己的权威,我觉得反而是向孩子传达:每个人都会犯错,只要知错能改就是最棒的。而且你会发现,孩子面对你的恳求原谅,往往都是很大度的 。
我家妞每次在我承认自己不该对她胡乱发脾气时,她都会说:没事的,妈妈,我知道你控制不住自己 。我还是很爱你的。
每次听见孩子这样说,我就会觉得自己一定要多学习,多多成长,变成更好的妈妈,这样才能配得上孩子对自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