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看的第二场电影是《花样年华》。昨天居家办公,睡眠、饮食、工作及生活较今天掐着的时间点来着实有些不规律。办公室有50%的人喜欢居家办公,另外50%的人不喜欢居家办公。前者是放荡不羁爱自由的那种,后者是对自己的生活有着严格要求的人。
我貌似是介于两者之间。在办公室的时间就不摸鱼,好好地献给工作,居家的时候呢,有时候可以摸摸鱼。比如,开两台电脑,一台假装办公,一台打开爱奇艺,选一个喜欢看的片子。
《花样年华》千禧年在香港播放的片子。艺术电影,王家卫导演的,主角是我喜欢的张曼玉和梁朝伟。当年,他们俩30出头,王家卫的光与影、还有音乐赋予的艺术中演绎着都市男女的寂寞和忧愁。
知道这部电影斩获过许多大奖,也知道张曼玉在里面换过27件旗袍,也知道那句著名的台词:如果我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却不知道张曼玉也有一句: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带我一起走?
更知道那个著名的关于树洞的情节。梁朝伟饰演的周慕云说:“以前的人,要是心里有了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会跑到山上找一棵树,在树上挖一个洞,然后把秘密全部说进去,再用泥巴封起来,那秘密就永远留在那棵树里,没人知道。”
后来因为戴高乐将军到访柬埔寨,时任新加坡某报馆编辑的梁朝伟前往柬埔寨,在吴哥窟最大的寺庙后面,选了一棵有洞的树,在诉说自己的心思。
当镜头转向庙宇上的一个小僧人盯着这个奇怪的和树对话的男人,以及空旷而灰暗的庙宇的时候,周围都是寂静的。镜头转向梁朝伟离开的身影,而那个树洞已经被他用泥巴和草把树洞封上。我绷不住,大哭起来。
从此,没有人知道他心里曾发生过什么故事、他曾牵挂过谁、默念过谁、又欺瞒过谁、伤害过谁。
我却不知道自己在哭什么,从他们第一次在西餐厅互相试探的时候其实我就已经在哭了。那才只不过38分钟的时候,通篇电影下来,我好几次哭得不能自已,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
是为艺术吗?是为故事吗?也许是,也许都不是。只是觉得梁朝伟的眼神好温柔,张曼玉太好看了。女人要把自己打扮的好看一点,傲娇高贵,才能应对生活与岁月的风雨。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
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
看得到,抓不着
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
如果他能冲破
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
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
图片
在1小时38分的时候,影片的画面定格在了这里。黑色的全屏,上面竖写着八行字。是繁体字,虽然最近进场要把中文用软件导成繁体字,也要反复用软件将繁体字导成简体字,但是我却要敲一下暂停键,从左至右,去认真得读每一个字。
是很文艺的字,王家卫一贯的专长。停顿10秒过后,戛然而止,电影结束。我却还沉浸在王家卫给我打造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影片故事很简单,《花样年华》是由王家卫执导,梁朝伟、张曼玉主演的爱情片,于2000年9月29日在中国香港上映。该片以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为背景,讲述了苏丽珍和周慕云在发现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后,两人开始互相接触并随之产生感情的故事。无非是写尽了中年男女疲累及悲伤的婚姻与生活。
一个丈夫在忙的妻子,一个妻子无暇的丈夫。他们都是这个城市里普通的上班族,每天上班、下班,然后等待爱人的归来。爱人不在的日子,他会在公司写小说,她会去独自看电影。
寂寞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一个人便没了做饭的劲头,于是随便买一份云吞面对付。好多次,他们在面摊前的那个楼梯口相遇,她提着买面的保温瓶,他在面摊前坐下。一样的寂寞,在擦肩而过的瞬间交织。
但是不管怎么样,中年人的世界还有张曼玉的27套旗袍及梁朝伟干净的衬衣与西装,还有光与影以及工作。梁朝伟演绎的周慕云是优秀的报馆编辑、周太太是在酒店工作,张曼玉演绎的苏丽珍是旅游轮船公司的秘书、张曼玉的老公陈先生是日本贸易公司就职。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一切欣欣向荣,中年知识分子上海小资的生活一览无余。那是他们最好的时代,也是他们最坏的时代。
简单的场景、简单的人物、简单的对话,却是一部电影最好的表达。我爱极了王家卫,《重庆森林》、《东邪西毒》、《2046》、《春光乍泄》,我会一一找来看。去在王家卫的电影艺术中,感受那一代电影人为电影为艺术而执着的情怀,去感受王家卫式的叙述与抒情,也去感受这一代影帝影后在30+的年纪中表达给我们看的故事以及情绪,那是中国电影最好的花样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