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作者是挪威国宝级作家乔斯坦·贾德,贾德出生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他在大学主修的就是哲学、文学和神学,后来还曾任文学和哲学老师。他特别擅长用对话的形式撰写故事,而且很会把高深的哲理融进有趣的小说情节中,最终启发读者对生命、对世界甚至对宇宙的深刻探讨。他凭借《苏菲的世界》一书,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之一。
它的作者是挪威国宝级作家乔斯坦·贾德,贾德出生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他在大学主修的就是哲学、文学和神学,后来还曾任文学和哲学老师。他特别擅长用对话的形式撰写故事,而且很会把高深的哲理融进有趣的小说情节中,最终启发读者对生命、对世界甚至对宇宙的深刻探讨。他凭借《苏菲的世界》一书,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之一。
故事的一开始,14岁的挪威少女苏菲放学回家了,她一边走在路上一边和朋友乔安聊着机器人的问题。等到她走到家里花园,突然发现了两封信,还有一张要转交给一个名叫席德的人的明信片。信上面写着两个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提出这两个问题的,其实是一位神秘的哲学老师,名叫艾伯特。从此以后,苏菲时不时就会收到艾伯特的书信或者影音短片,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艾伯特开始一点一点带领着苏菲进入奇妙的哲学世界。
最开始的那两个问题其实可以拉开所有哲学思考的帷幕,也引出了我们要讲的第一个哲学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我们会看看,怎么用简单的语言去解释古希腊哲学三巨头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精髓。
提到苏格拉底这四个字,大家都很熟悉。他探讨的课题大到宇宙世界、小到社会个人,不仅广博,而且深刻。然而,导师艾伯特是这么向苏菲介绍他的。
首先,苏格拉底不是个老师一样的哲学家,他是一个像朋友一样的哲学家。如果你能回到古希腊时期,就能看到雅典广场常常站着一个大肚子凸眼睛的怪人,动不动就拽着身边走过去的路人开始聊天,他就是苏格拉底。那他为什么这样做呢?这源于他的一个哲学信仰:理性主义。
14岁的苏菲当然不理解什么是理性主义。艾伯特解释道,对于这个世界我们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方法,有的人相信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触碰到的世界,这些基于感官体验去理解世界的简称为经验主义。而相反的,有很多人相信只有人的理智才能正确认识这个世界,这就是理性主义。
而苏格拉底眼中的理性主义具体是什么模样呢?简单解释就是,他相信永恒不变的真理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内心,而能挖掘出这些内在真理的方法是要通过理智地思考。有意思的是,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产婆,就好像产婆帮助产妇接生婴儿一样,苏格拉底一辈子励志要做“知识的产婆”,他要用理性思辨的方式,帮每一个人接生出他们源自内心的智慧。
可我们为什么要执着于发现知识?这有什么作用吗?这在苏格拉底眼里作用可大了,因为他觉得如果你没有知识,那就无法分清“是非对错”。一个是非不分的人是会作恶的,而作恶的人是不会快乐的。想想看,如果你撒谎、作弊,而且你内心的理性还知道这些行为是不对的,你能真的快乐吗?
苏格拉底短短一生接生过很多人,最知名的应该就是他的学生柏拉图。柏拉图一边继续思考苏格拉底的“永恒不变的、绝对的是非观”,一边也没有放弃思考自然规律。想象一下,如果你现在穿越回希腊,碰上柏拉图,你如何回答他提出的这个小问题:一个面包师傅如何能做出50个一模一样的饼干?你要是能回答出这个问题,那么你就大概理解了柏拉图最重要的一个哲学思想,名叫“理型论”。
对于这个问题,苏菲这个小姑娘是这么想的,她觉得这还不容易,圣诞节的时候妈妈用了一个模子就做出了很多姜饼人,所以如果一个面包师傅能做出50个一模一样的饼干,一定是用了个模子。那么,这个问题和大哲学家柏拉图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拿这个姜饼人的例子来说,我们不是厨师,而且也没有见过这个模子,但无论这个模子压出来的姜饼人是缺了一个胳膊还是左腿短一点点,我们都能立刻认识到,啊,这是个姜饼人,而且我们还能分析出来,这个模子一定会比所有压出来的姜饼人更完美。通过姜饼人这样小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理解柏拉图的思想,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完美形式,这是他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小到一个饼干的样子,大到一个国家的抽象模式。这个模子,就是柏拉图相信的“理型”。大家熟知的“乌托邦模式”,就是基于柏拉图这个“理型论”而衍生出来的。所谓乌托邦,就是柏拉图对于一个完美国家模式的畅想。完美国家模式一定存在,只要我们努力寻找,就能发现它,并且用它压制出来一个完美的国家体制。
有趣的是,首先挑战柏拉图这个理型论概念的人,居然是他最出名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我们天天放在嘴上说的“形而上形而上”,就是源自亚里士多德。想要了解亚里士多德的想法,其实思考一个问题就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这个概念?
在他看来,老师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一样,都太笃信理性的力量,完全不顾我们的感官体验。所谓的理型论其实恰恰和事实相反。柏拉图相信一定是先有鸡这个概念,也就是鸡的抽象理型,再有鸡的实体。亚里士多德一针见血地批评道:所谓形式,只不过是事物的特征罢了。比如说,鸡全身有毛,还会生蛋,这都是鸡的特征,我们人看多了鸡自然就能总结出来一套关于鸡的概念。这么简单的道理,如果用哲学文绉绉的方式来总结,那就是,理性是存在的,但是理性是在我们感官体验之后才产生的。所以,亚里士多德对大自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他好奇怎么用杠杆搬东西,然后就成为了在牛顿之前一统西方物理界的物理学家;他还勤于观察各种动物,成为了将生物学分类的第一位生物学家;不仅如此,他还是逻辑学的奠基人。如果放在现代,亚里士多德应该对应的是一本活动的维基百科。
在哲学老师艾伯特口中,苏格拉底化身成一个要通过理性寻找美德,通过发现美德获得快乐的话痨。他生动丰富的形象一下子就吸引了14岁的少女苏菲进入了神奇的哲学世界。再通过姜饼人和饼干模子的例子,简单直接地解释清楚了柏拉图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理型论。最后,用一个“鸡”和“鸡的特征”的小比喻说清楚了亚里士多德强调感官体验,以及他为什么反对自己的老师柏拉图。仅仅是通过和艾伯特的书信来往,懵懂的苏菲渐渐迈入了哲学的大门并且开始思考,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我身处的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吗?
带着种种思考,苏菲和艾伯特又马不停蹄地翻开了现代哲学的篇章。
实际上,在古希腊哲学和现代哲学之间的1200多年中,曾经出现过三个比较重要的历史时期,分别是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中世纪又被称为“黑暗时代”,因为当时世界的一切都是从神的观点来解释。直到14世纪文艺复兴后,一切又重新回归人文主义,也就是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文艺复兴发展到17世纪中期,出现了一个重要人物,他被称作是现代哲学之父,他的名言是“我思故我在”,没错,可能你已经猜到了,他就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为什么说笛卡尔伟大呢?因为在他那个历史时期,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已经承认,中世纪以来的哲学是靠不住的,然后大家都坦然地接受了“我们人类对世界和自己就是无知的”这个观点。但笛卡尔的看法完全不同,他觉得正因为看到之前的哲学不靠谱,所以决定游历各国,写一个靠谱的集大成的哲学作品。
还记得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是坚定的理性主义拥护者吗?笛卡尔也一样,他觉得感官可能会误导我们。比方说,我们怎么能区分梦境和真实?你怎么能确定你现在经历的一切不是在梦里?这个问题让太多的哲学家陷入死胡同,但笛卡尔却推导出一件必然是真实的事,那就是他的怀疑。当他在怀疑时,他必然在思考,那么他必然存在,不然谁在做思考这个动作呢?而这个在思考的人,也就是“我”,要比我们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一切事物都更真实。这就是“我思故我在”的来由了。在这里我多说一句,其实,“我思故我在”这句话翻译的并不准确,更准确的翻译来自于西方哲学史家王太庆先生的版本:“我想,所以我是”。
好,我们继续说现代哲学。英格兰的经验主义哲学家休姆对笛卡尔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人的言行不是理性决定的,而是感性决定的。就好比我们帮助一个穷人不是因为我们经过理智的思考所决定的,而是因为我们都有同情心,这和理性没有关系。而且他进一步提出,理性并不必然伴随道德,就比如,在二战期间,最残酷的行动往往是经过最冷静的大脑筹备策划以后才决定的。
哲学发展到这里,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个派系的区别已经很明显了。一边是崇尚理性主义的笛卡尔、伏尔泰、卢梭等法国哲学家,他们相信,道德法则是理性中一直存在的,这也直接引发了法国的启蒙运动。相反的,以休谟为代表的英国哲学家一派都相信经验主义,强调我们的感官体验。我在这里引申一下,这件事反映出一个反常识的信息,那就是法国人其实比英国人要理性。比如,英国人的口头禅是“这是常识”,而法国人常说的是“这很明显”,因为法国人认为有些规律对于人的理性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好,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思想的碰撞一直延续到了康德这里。说到康德,可能有人知道,他的思想在哲学界上出了名的“难懂”,说哲学一点,他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思想集大成的哲学家,说通俗一点,他就是判定两个说法都有对都有错的那个和稀泥的。
让我们来看看在故事中艾伯特是怎么解释给苏菲听的。
艾伯特先举了个例子,如果你戴上一副绿色的眼镜,那么你看到的世界都是绿色的,但是,你不能说这个世界都是绿色的。在这里例子中,我们的眼睛,就代表了我们的感官世界,而这个绿色眼镜,其实可以理解为理性的部分偏好。这就带出康德的思想了:他认为,人的理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但理性中有一些偏好会影响我们的经验。
这里的眼镜具体指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概念。在康德看来,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存在于我们本身之外的事物,而是人类感知的方式。就好像如果我们把水倒进一个水壶里面,水就会顺应转变成这个壶的形状了。时间和空间存在于我们的理性之中,理性就好像一个水壶,我们感知到的东西倒进去,都会变成另外的形状。
康德伟大就伟大在,他用自己的哲学思想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进行调和。但为什么说他又是个和稀泥的呢?因为他的理论也把哲学带入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的灰色地带,因为这种最主流的哲学理论好像都合理但同时都有不合理的地方,这样的结论让哲学思考陷入僵局。
这个僵局是怎么打破的呢?也许靠的就是在他身故后,特别强调创造力和艺术性的浪漫主义。康德那种过度冷静的哲学分析让无数德国的年轻人感到压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强调“感情、想象、渴望”这些事情的重要性。许多浪漫主义者开始了对艺术天赋方面的“自我崇拜”,脾气出了名暴躁且自命不凡的贝多芬应该就是这个事情的典型代表了。
也不是说浪漫主义时期,哲学家们就都不思考了。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另一位哲学的集大成者,那就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他的哲学思想可谓是包罗万象,而最有名的哲学思想叫做“世界精神”。那怎么把这么复杂的“世界精神”解释给14岁的苏菲呢?
艾伯特是这么说的。首先,你想象一下有一条河流,河流是不断变化的,它流到哪里都是河,不会因为流到特定的一个地点才是“真实”的河,而这条河就是理性的历史。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思想方式就好像河流一样,都会受到潮起潮落或者地势高低的影响而变化,所以我们没办法判定,任何一种思想必然是对的,因为它可能流在这个河谷的时候是对的,流向下一个方向就不一定对了。这条河,用黑格尔的语言表述,就是“世界精神”。
那我们再推进一点,这条河最终会流向哪里?也就是说人类发展的方向的终点是什么呢?黑格尔认为,世界精神,会朝着越来越了解自己的方向发展。比如,柏拉图和康德都谈到了理性,但是康德和柏拉图之间隔了一千多年,也就是河流多流了一千多年,所以康德的哲学就比柏拉图更有道理。 如果说苏格拉底认为理性是一个像“一锤子买卖”似的绝对真理,那么在黑格尔眼中,理性是一个逐渐实现、扩大和完善的过程。
这里必须要提一下,黑格尔还有一句被世人误解的话,就是所谓的“存在即合理”,但其实这是一次巨大的翻译错误。黑格尔的原话是: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理性的,凡是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而这里的“理性”和“存在”两个词,都是黑格尔庞大思想系统里面更艰涩的哲学概念,和大部分人按照字面意思粗暴理解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从笛卡尔到康德,再从康德到黑格尔,艾伯特和苏菲在讨论过程中,最终还是回到“存在”这个永恒的哲学主题。我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这可以通过理性证明吗?想着想着,苏菲突然打了个冷颤,这个世界上会不会有一个人,他写了一本书,书的主角名字就是苏菲,故事就是一位名叫艾伯特的哲学老师给苏菲上课讲述哲学史,而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给他的女儿席德做15岁的生日礼物?
首先,在经历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历史动荡后,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尔重新回归对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理性思考,他用了一个如何分辨梦境与真实的问题,全盘怀疑了世界上的一切。在怀疑中得出结论,他认为唯一能确定存在的事物就是正在思考的我,从此建立了理性主义哲学的起点。期间,休谟的经验主义也迅速发展,他觉得认识世界的时候不能完全不管我们的感官体验。后来,艾伯特用了一个绿色眼镜的故事给苏菲讲明白了康德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者交融的哲学体系。康德的哲学又影响了黑格尔,在这里艾伯特用了一条河流来比喻人的理性,从而讲述了黑格尔的“世界精神”概念,原来黑格尔认为理性的历史一直朝着“认识自己”模式向前推进的。
一般来说,大哲学体系时代到了黑格尔就结束了,在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有了新的方向,也就是更有实际意义的行动哲学。
说到马克思思想,很多人对于“上层建筑”这四个词都不陌生,但这四个字究竟指的什么意思?
苏菲小朋友和大部分人一样,也对这个问题很疑惑。这时候,艾伯特拿出一个希腊神庙的模型,你想象一下这个模型,第一眼注意到的可能就是它很优美的屋顶,这个屋顶就叫做“上层建筑”。
就好像屋顶都需要柱子支撑一样,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也需要一些支柱。马克思相信,支撑上层建筑的柱子树立在一个三层台阶的基座上。第一个台阶叫做“生产条件”,这个生产条件指的是每一个社会可以利用的自然条件和资源,而用苏菲的话说就是,撒哈拉沙漠不会有鲑鱼生意,挪威北部也种不出枣儿。第二个台阶叫做“生产工具”,指的是设备和机器这些东西。第三个台阶叫做“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分工的方式和财产的分配。
马克思相信,这三个台阶加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独特的“生产模式”,而这个生产模式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政治面貌和意识形态。马克思的这种思想,其实简单理解,就是一种能解释很多事情的思维方式。比如说,艾伯特用马克思思想来解释“包办婚姻”。在农业社会,包办婚姻不是因为什么习俗、文化的原因,而是因为关系到农庄的继承权的问题,根本的原因还是落在了“生产模式”上。现在我们社会的生产模式可自由多了,在不同的经济模式和科技手段帮助下,我们终于可以享受自由恋爱。这是以前那个生产条件局限的年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马克思不仅是一个哲学家,更是一个具有实际政治和经济目标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为什么说他特别伟大呢?因为以前哲学家只解释了世界,但马克思带了个好头,从他以后的哲学家都在努力改变世界。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必然会让资本主义制度走向自我毁灭。在这里艾伯特举了个例子:有一个工厂老板赚了很多钱,这些钱一部分他会拿出来让家里人过更奢侈的生活,一部分用来买机器增加工厂效率。但是,买了又新又快的机器以后,他就不需要那么多工人了。工厂越变越大,工人却越来越少,每个工厂都是这样的话,全社会的失业率就会增加,最后一定会引发革命来打破资本主义的统治。马克思憧憬,到那个时候,无产阶级会起来接收生产工具,劳动的成功也都会属于劳工本身。
正在艾伯特和苏菲聊得兴起的时候,一个名叫席德的女孩子早上醒来,对,她就是我们一开头提到的,苏菲收到一张明信片的收信人。席德看到屋里摆了一个包裹,上面写着:给席德的十五岁生日,爸爸赠。她打开包裹,里面是一个大大的讲义夹,翻开第一章,上面写着:14岁的挪威少女苏菲放学回家了,一边走在路上一边和朋友乔安聊着机器人的问题。等到她走到家里花园,发现了一封明信片,上面写着:苏菲收,请代转席德……
原来,苏菲和艾伯特只是一位挪威父亲创造出来的小说人物,他创作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祝女儿席德十五岁生日快乐!所谓《苏菲的世界》,只不过是“席德的世界”中的一个虚拟创作罢了。
此时,在苏菲家的花园中,艾伯特发表了一个简短的演讲,点出了他们身处的世界,只不过存在一个名叫席德女孩子的讲义夹里而已这个事实。故事最后,艾伯特带着苏菲逃离了书中的世界,进入了一个和席德世界平行的空间。在那里,“存在”这个概念被重新颠覆。在之前,席德了解苏菲这个存在,而苏菲不知道;从这以后,苏菲在平行世界观察席德,而席德对苏菲的存在一无所知。那么为什么我们开篇说到作者构建了三重世界呢?大家别忘了,我们作为读者所处的世界也是一重世界,总结起来就是,我们的世界,席德的世界,最后还有一层是苏菲的世界。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整个故事。
首先,我们顺着导师艾伯特和苏菲的思路,探索了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希腊哲学。苏格拉底被作者塑造成一个相信理性,并且热衷和身旁人絮叨聊天的话痨哲学家;柏拉图的生涩难懂的“理型论”用一个小小的姜饼人模子的故事就能简单理解。而学习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可以通过先思考“先有鸡,还是鸡的概念”这个问题开始,慢慢地去了解他对于前人的批判,以及他对感官经验的重视。
接着我们学习了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现代哲学。因为发现之前的哲学不太靠谱,笛卡尔就立志要写一个靠谱的哲学体系,他确定了“正在思考的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并开创了现代哲学。不过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也不断受到很多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的批判,最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都融汇到了康德和黑格尔这里。作者用承载水壶的水解释了康德口中的“理性的偏好”,又用河流做例子解读了黑格尔的“世界精神”,很直白地就说清楚了两个人如何把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做融合。
在黑格尔之后,哲学开始进入以马克思为代表的行动哲学。通过一个庙宇模型的例子,我们轻松了解了什么叫做“上层建筑”,继而了解了决定上层建筑的是生产模式。通过一个工厂的小故事,我们还了解到为什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不可持续。到了故事最后,作者揭露,“苏菲的世界”其实一个名叫席德的小姑娘手中的一本讲义夹,故事的结尾尤其精彩,“苏菲”这个虚拟人物完成了自我觉醒,和艾伯特一起努力逃出了原来的空间,进入了和席德世界平行的空间。
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世界上的道理都是从开始的一颗种子长起来的,任何好的观念和技术进步都构建在前人的成果上,断开任何一层都会使我们陷入迷雾里,所以古人能理解的东西没有我们现代人理解不了的,怕什么真理无穷,也没有什么坚深的道理,任何道理都是找到一条世界与人相处之道,能让自己过得自在的学问都是好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