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习惯了接受了巴黎连日阴雨加大风,今日突然放晴,天气好的一塌糊涂,仿佛走在画里,感觉很不真实,哈哈,任性的巴黎,说晴就晴。
设计 随处可见
崩裂:
路过一家店,很高很大的书架,架子上密密麻麻的书籍,中间却摆着时装。
一问店员,才知道这是衣服店,书只是装饰,问他为何放这么多书,他说因为他们喜欢阅读,我说这个主意不错,他说这是French idea. 哈哈,French idea。
奥赛博物馆
先到了奥赛博物馆。
一楼看起,很多雕塑,哇塞这些雕塑都很放松哎。都是最舒服最自然的姿势,身体很舒展,看着也叫人舒服。
我着重想看印象派的画,然而一楼的画派,好像是象征主义和学院派的。一幅幅画很美,然而单肩包和重重的羽绒服把我压垮,觉得很累。吃了午饭喝了咖啡,精神满满的继续欣赏艺术。觉得太好看,忍不住拍了很多照,因为说不定回去可以回味。
我知道这些画价值连城,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人们热爱艺术,为什么艺术如此重要?
我慢慢地走,欣赏,拍照,也在逼问自己这些问题。我知道这些问题如同白痴,但是从小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面对这些,如同盲人,我虽观其颜色,朦胧中直觉告诉我这是美的,但是有啥用呢?
继怀疑文学,今天我开始怀疑艺术。
终于到了五楼,看着印象派从起源到成熟,我并没有看懂……而且一点不羞愧,只觉得来日方长,以后会再来巴黎,到时候慢慢看。
透过大钟看到外面的蓝天白云,古老建筑,如同仙境。
隐隐的,我感到梵高的画让人心疼,内心柔软,莫奈的画,让人觉得有些孤独。
橘园博物馆
出来后,过桥去橘园博物馆。
四张巨幅睡莲环绕展厅。
路过很多画。
浏览了DADA Africa画展,虽是匆匆略看,依然能感受到其魅力。
这么急匆匆出来,只为观看塞纳河日落,然而还是没赶上。
夕阳照射在古老建筑的玻璃上,反射成橘黄色镜片,大朵大朵粉色的云像棉花糖一样。摩天轮和协和广场的方尖碑相映成趣,十分和谐。走出了画展,又进入画中。手机没电了,没拍成。
我给自己的答案是这样的:
画的对象多种多样,自然风景,建筑宫廷,人物,场景,历史故事,甚至瓜果蔬菜,有些是为了记录,有些是为了美的存在,前者成为历史,后者提醒人们:世间有诸多美好,要热爱生活。而不同画派不同技法,是画家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总有些人,比大多数人更敏锐,捕捉到被人忽略的东西,并且精确表达,提醒人们。艺术是对美的追求,对愉悦感受的追求,或者其它感受的追求。人们感受到了美,也会想让自己更美,外在和内心。
不管怎样,好歹给了自己一个答案。
我觉得自己的眼睛正渐渐打开。
香榭
站在这个路口,一面摩天轮,一面凯旋门。
夜晚的香榭,火树银花。(发现照片不太准确,就不放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