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守护人

最近我常常觉得自己不仅是在教语言,更是在陪伴孩子们成长。在最近一个多月里,安排了数次测试,孩子们仿佛被密集的考试压得喘不过气,班上原本活泼开朗的气氛也慢慢沉重起来。一些学生出现了明显的情绪波动,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不愿配合老师的安排,也不再认真完成作业。

那天午休时,我正在批改练习册,小宇轻轻敲门走进来。他垂着头,眼圈发红,说:“老师,我觉得好烦,怎么总是考试?我都不想学了。”他的声音低沉,却直击我的内心。这个曾经阳光自信的男孩,正在被考试压力一点点吞噬。

我放下笔,邀请他坐下,倒了一杯水递给他。我们聊了很久,不只是关于考试,还有他最近在家里因为成绩下滑被责备的委屈,以及他对“考不好就不被喜欢”的恐惧。我静静地听着,不急于说教,只是在他情绪平复后轻声问:“你知道吗?压力其实是一种成长的信号,它提醒我们在乎,也在推着我们向前。”

我开始反思,或许我们老师在传达“考试很重要”的同时,也无意中放大了孩子们的焦虑。接下来的几节英语课,我做了些调整:每堂课前,我都会安排几分钟“减压角”,让孩子们写写心情,或者简单分享这几天的高兴或烦恼;我还组织了“英语小游戏挑战赛”,用轻松的方式复习知识点,哪怕是“错了也要笑一笑”。

渐渐地,孩子们的情绪开始缓和。课堂上又有了笑声,连最初闷闷不乐的小宇也重新投入到学习中。他在一次听力比赛中得了小组第一,课后他悄悄告诉我:“老师,我还是挺喜欢英语的,谢谢你没放弃我。”

这件事让我深刻意识到,教育从来不是只关注成绩和结果,更重要的是走进孩子的内心,理解他们情绪的波动,陪他们走过压力与迷茫的时刻。有时候,一句温暖的鼓励,一场轻松的游戏,远比一张高分试卷更能点燃孩子对学习的热情。

考试可以检验知识,却无法丈量一个孩子的全部。而作为老师,我们不只是教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心灵的“守护者”。帮助孩子学会面对压力、调节情绪,正是我们教育最深的温度所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