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可教的故事

文/王老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张良是战国末期韩国的一位青年,一次,他刺杀秦始皇未成,就只身一人逃亡到了下邳。

一天清晨,张良在汜水桥头遇见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老人故意把一只鞋子踢到桥下,然后用命令的口吻对张良说:“喂,小子,去给我把鞋捡上来!”

张良见老人年岁已高,出于礼貌,就走下桥捡来鞋子递给了老人。

张良原以为老人会感谢他,谁知老人跷起了一只脚,又得寸进尺地对张良说:“喂,小子,再给我把鞋穿上啊!”

张良心里十分不快,可转念一想:自己已经帮了老人的忙,索性帮到底吧!于是,他又按照老人的要求做了。

张良给老人穿好了鞋,老人冲他微微一笑,理理衣衫,一句话也不讲,就扬长而去了。

张良觉得这位古怪的老人一定有些来历,就悄悄跟着他,一起走了一里多路。

忽然,老人回身对张良说:“孺子可教啊!”说罢,老人与张良约定,五天后的黎明,两人在汜水桥相见。

第五天黎明时分,天刚蒙蒙亮,张良穿好衣衫,赶到汜水桥赴约。

谁知老人已先他而来了,正气恼地守候在桥头。老人责备张良道:“年轻人,怎么迟到了?五天后再来吧!

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就起床,匆匆赶到桥边。可他发现,老人已经守在桥头等候他多时了。

张良的心里羞愧万分,红着脸请求老人原谅。老人拍着他的肩膀,嘱咐他:“你回去吧,五天以后再来,可千万不能再迟到啊!”

这一次,张良丝毫不敢怠慢,赴约那天,他一整夜都待在桥上等候老人。三更时分,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桥。

他见张良这次表现得很好就从怀里拿出一本兵书,郑重地递给张良说:“我叫黄石公,这本兵书是我珍藏多年的《太公兵法》,其中讲的是当年姜太公辅周灭商时用兵的谋略,你好好读它,将来会有用的!”

张良接了兵书,如获至宝。从此,他不忘黄石公的教诲,潜心学习,终于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名出色的谋略家,为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小朋友们,今天的故事讲完了,相信你一定理解了成语“孺子可教”的意思,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小朋友们都是“孺子可教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