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孔子为什么到处做官都不长久?因为影响力太大,是个潜在的危险(文章有点长,请耐心看完)。
01
上一篇讲的是如果获取权利【认知篇(15):孔子职场三部曲②关于的“实权”的问题】。权利本身没有好坏,掌权的人才有。在职场,刻意回避权利,是不理智的行为。
从浅的方面来说,权利和职位挂钩,而职位就直接影响薪酬。
从中等层次来说,想要更少的干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最直接的方式是拥有实权。既可以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交给别人,同时又能让自己负责的事情,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做。
从更有利的方面说,权利大小,也决定了一个人获取信息的多少,练手平台的大小。在追逐权利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力上有提升。更可贵的,是思考方式、见识、心态上的提升。唯有站在更高处,才能发现以前的想法有多幼稚,做事的方法有多不合理。
02
今天分享的,依旧是《论语·为政第二》一个章节。
【原文】或问孔子曰:“子希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施与有政,是亦为政,希其为为政。”
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了?孔子自周游列国回鲁国后,已经年老,所以没有再从政,而是一门心思办教育,整理典籍。所以,有人这样发问于孔子。
孔子回答说:“《尚书》上有这样一段话,‘孝顺你该孝顺的人,友爱你的兄弟’。能用这种风气和思想影响当政者,不也是间接的从政了吗?”
孔子现在专门培养从政者、管理者,自然有此回答。
不过,我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中国一直很强调管理者个人的品行,尤其是孝悌两个方面?
第二,没有实权的,究竟又靠什么影响当政者?
03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关键在中国的政治传统。孔子年间,不是某个人从政。准确来说,是某个家族负责政务。
出来做官的,从上至下,基本都是自家人。这是分封制所导致的结果。在这种传统之下,当然就非常强调一个人“齐家”的本事。这里的“家”,不是家庭,而是家族。
可以这样理解,一家公司,董事长是父亲,要找到合适的总经理,自然从自己的儿子开始选。总经理确定了,分公司的老总,可能就是另一个儿子。这是按照血缘关系来安排。
当自己家的人选已经安排就位,而商业版图又在不断扩大。那么,就从老婆这边的亲戚,没有血缘关系的自家人开始酌情安排。如果人手还是不够怎么办?通过联姻来处理,张总儿子取李总的女儿,王总的侄女嫁给赵总的外甥。通过这种方式又建立去一层关系网。
任人唯亲的做法虽然千百年来受人诟病,但不可否认,这种做法形成的团队最牢靠,因为符合人的本性。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老董事长退位,权利全部交了出来,但是要出面,谁都要给三分面子。
在这种传统之下,个人能力就不是特别重要。你搞不定的事,在家族群里说一声,有能力的自然要帮忙,没能力的也要帮个场面。但如果中间出了个白眼狼,这就很危险,因为白眼狼没有对家族的忠诚度。
所以,最靠谱的,自然是那些平日里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对兄弟姐妹心存仁厚的人。这种人安全稳重,会顾忌血肉亲情,对家族之间纽带的链接,有增强的作用。只要家族稳重,局面就稳得住。
从人性的角度说,一个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人。虽不是圣人,但基本是个好人。用好人当政,总好过用坏人当政。
孔子引用《尚书》的话,表明了两点。
首先,在家族政府的时代,齐家很重要,而齐家的根本在于孝悌。其次,一个当政者,能够孝顺父母,这是有仁爱之心的根本。有仁爱之心的当政者,自然更有可能行仁政,最终受益的百姓。
03
中国有科举制以后,家族政府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党派政府。
如果形成党派?一靠门第,二靠考试,三靠信仰。
门第,包括上面说的血缘,又包括了因为联姻而有关系的家族,同时也包括了朋友之间的关系网。血缘和联姻好理解,朋友间的关系网是什么?比如说官场故交,若儿孙辈也考取了功名,自然很容易形成一派。
考试,说的是新进官员,通过科举考上的那一批。如果授业恩师为同一人,则容易形成一派。又有,参加的同一届考试,由同一个主考官主考,这在古代算是同窗关系,也容易形成一派。
信仰,就由各自的主张形成。比如宋朝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和司马光、苏轼他们一批的保守派,也是各自为政。
这三种,都是党派。A党派的人,很难指挥B党派,即便是上下级关系,也不一定好用。真正起影响作用的,是各党派中,德高望重的人。而孔子就属于这样的人。
孔子晚年,一方面精力不够,另一方面,也是感到年轻人缺少教育,所以专心办学。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可是本本分分按照老师的教导从政,其影响力不比直接从政者弱。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子贡本不是鲁国人,但做了鲁国的外交官。孔子去世后,子贡并没有辞职不做。可以说,鲁国在后期,基本是靠子贡的一张嘴,活在其他国家的虎视眈眈之下。
孔子做的,其实很简单——我虽然不从政了,但我培养从政的人。
孔子在其他国家,为什么做官都不是很顺心?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当政者并不敢让他太放开手脚,担心他和他的学生影响力太大,到时候把自己给吞掉。
04
影响力是无形的权力,对于职场人士,影响力就是口碑。
口碑就像楼房,盖起来要千砖万瓦,但是毁掉它却极为简单,只需要一根火柴。所以,谈到这,职场立足、发展、登高位,既需要手段和技巧,更需要我们在平日里建立自己的口碑。
口碑如何建立?如孔子所引用的“孝乎为孝,友于兄弟”。用到职场上,就是做事本分,尽心竭力,不越级不越矩。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都以和为贵。有好处多想着别人,有难处也懂得求助于人。
其实,与家人的关系,基本都会在职场中反应出来。家庭也是职场,上下级是父子,同事及兄弟。把家当作练习的场所,会获得额外的经验值。
笔名未伊,希望写出对您有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