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人刚从苏北平原的老家到这个西南边陲的城市的时候,由于初来乍到,我还没有那个能为给我们一家人买一幢哪怕二十平米的房子,尽管二十年前的房子并不贵。
因此,我和我的妻子以及女儿只好借住在我女儿的外婆家。
在此,我不想回眸我们一家人跟我女儿的外婆挤住在一幢不足百平米的房子里的窘境。
因为,俗话说得好啊:“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广厦千间,夜眠八尺”,我们其实所需不多,能够有一席立足之地也就够可以的了。
我在这里,只想跟读者们谈一谈我们在玉溪聂耳公园生活区居住时遇到的一个老门卫的故事。
这个老门卫姓甚名谁并不重要,因为他不论是姓李,还是姓陈,逮到谁到了那个奔六的年龄且从单位上下岗的,他都会恰逢其时地被安排到这个玉溪市聂耳公园生活区来当门卫。
所谓门卫,说白了,就是帮我们生活区的各个人家看门的,当然是统一地看守着生活区大院的大门,不是要去一家一家地帮着看。
门卫除了看门外,还要负责照看住放在院子车棚里的三轮车、单车和电单车以及汽车。
前边三种车要防止被人家偷盗去,后边的汽车要看住了,不能让有些人家的小孩用刀子或者别的硬器,在车壳上边划成条条杠杠。
那种涂鸦虽然是儿童艺术,但对汽车实在是一种让人很寒心的伤害。
你看到这里就知道了门卫不是好当的,还有那个各人家的报纸、信件(那时没有微信,寄信还很频繁)和包裹等等,更是给这个不好当的门卫的肩膀上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但这个姓李名大德、年纪有五十八岁的男子汉却不知深浅,他来当门卫了。
他短发圆脸矮墩墩的个子,穿着一身蓝色的某工厂的工装。
他是他老婆骑着摩托送他来的,他老婆跟他很有夫妻相,也是那种弥勒佛的圆脸,但要命的是他老婆个子还比他高半头,他老婆有一米六五。
本来我不知道,后来我到门卫取我订的文学刊物《八民文学》时,看到门卫室门口的墙上刻着米尺数,他老婆走的时候,正好印在一米六五上。
他来的第一天晚上就有人跟他吵架了。跟他吵架的是我们家的邻居,我们家住在三楼,楼号是三O一室,对面是三O二室。
我们家的这个邻居之所以跟他吵架,是因为夜黑天他给他们开大门时,按规定他是要收他们两元钱的。
他并没有说让他们给钱,但他们当中一个年轻人却首先发难说他们就是不给钱,还说他就是没办法。
他懒得跟他们吵,他挥着手说去去,意思是你们就他们地滚蛋吧,他才不会为这区区两元钱跟他们耍嘴皮子。
那个年轻人看见他这样,认为受了他的侮辱,要他道歉,他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