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井蛙读书,一个长期坚持读书的人。
因孩子上学引发一系列思考后,想要通过教育类书籍阅读分享帮助更多人避开我走过的弯路。
为了更好地分享书中精髓,近段在进行读书写作专业学习。
有教育或读书写作方面需要的书友,可点井蛙读书关注我的简书发文,或许对您会有不一样的启发。
一起读书吧!
今天开始分享樊登老师《孩子天生爱学习》这本书,先看看自序里的内容。
樊登老师对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有不同的看法:不是让孩子爱上学习,而是如何唤醒孩子天生的学习本性。
01
别让你的担心破了孩子的天性
好多家长老是盯着孩子的问题,着急忙慌地想把孩子变得完美。其实,咱们自己得先松松弦。
现在,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孩子未来的竞争力越来越趋于与众不同的个性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完美。
樊登老师多次提到,家长不能老把那些焦虑和压力传递给孩子,得调整好自己,孩子才能安心成长。
先修炼好自己,用知识和智慧去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养育办法,慢慢就不会那么焦虑了。孩子学习上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要知道,让孩子从爱学习走向厌学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
出于为了孩子好的本意,在内心焦虑与完美主义的影响下,我们常常会犯这些错:
①阻止孩子学习想学的,控制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感到学习无趣;
②用完美主义,击碎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觉得学习无力与无助;
③太把孩子当孩子,用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学习,让孩子对学习失去热情。
做个学习型家长吧!用自己的不断成长引领孩子一起成长。
02
信任、尊重和接纳孩子
这里面有一个思维悖论:家长准是觉得自己的孩子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又准是用别人的标准来量化自家孩子。
满满的都是对孩子的爱与期望,却用无处不在的不信任、不尊重和不接纳来对待孩子。
孩子的世界,得用爱来浇灌。得多花时间和孩子相处,听听他们的想法,做他们成长路上的支持者。
想要孩子爱学习,首先要做的不是要求孩子,而是改变自己。
①相信孩子
别总想着控制孩子,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咱们得相信孩子是有潜力的。
就像一颗种子,只要给予合适的阳光、雨露,就能长成参天大树。
②尊重和接纳孩子。
这会让他们心里暖暖的,学习起来也更有动力。
现在,好多孩子学习是被逼着的,强扭的瓜不甜,得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是因为自己好奇、想知道更多,这样才能激发孩子内心真正的动力。
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探索他感兴趣的东西,让学习变得好玩起来。让孩子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索,内驱力上来了,学习还怕啥?
孩子成长就像一场旅行,每个阶段都有它的特点。咱们得知道,这孩子在不同阶段需要啥,用合适的方式陪伴他们成长。别揠苗助长,也别放任不管。顺着孩子成长的节奏,给他们恰到好处的引导,孩子会更自信地成长。
03
做好终身成长的准备
①学习能力培养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会学习的能力可比一时的成绩重要的多,得教给孩子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比如:多鼓励孩子阅读、思考、提问,让他们养成爱学习的习惯。这学习能力一培养起来,不管以后孩子走到哪,都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②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内心也有脆弱的时候,咱得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多鼓励、多引导。要是发现孩子哪里不对头,赶紧帮忙解决问题,别让小情绪积攒成大问题。孩子心理健康了,那成长之路就会走得更稳当。
③和孩子共同成长
孩子一天天长大,咱家长也不能原地踏步。咱们得从孩子身上学习,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言传身教永远比说教好,家长自己的成长,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④别让思维的限制困住
孩子生来就是学习者,别把他们局限在学习书本知识里,让他们在广阔的世界里自由的探索、发现。
孩子有着无穷的好奇心,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咱们要是把它们的这份热情呵护好,引导好了,孩子学习起来肯定不会差。可别为了追求成绩,把他们的那份好奇心给弄丢了。
就像有的孩子对小虫子特别感兴趣,天天蹲那儿观察。这时候咱别觉得这孩子调皮捣蛋,不务正业,因为这也是他们学习的一种方式呀。在观察小虫子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问题,会思考,这跟学习科学知识没啥区别。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这些。
让我们一起从改变自己开始,信任尊重孩子,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和孩子一起成长。
历史上的二月二日
496年2月2日:北魏改拓跋姓为元氏。
1421年2月2日:明朝正式迁都北京。
1885年2月2日:苏联杰出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伏龙芝诞辰。
1913年2月2日:世界最大的火车站——纽约中央火车站启用。
1935年2月2日:《义勇军进行曲》诞生。
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1949年2月2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1958年2月2日:中央提出“全国大跃进”的口号。
世界每天都有大事发生,您为自己的梦想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