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毕业以后,我没有立即寻找工作,一方面是不想早早陷入朝九晚五的怪圈,另一方面也是想完成自己的一个心愿。
从小到大,我就对地理这个科目很感兴趣,祖国那雄鸡般的版图在我心里,时时刻刻引诱我去往每一片神奇的土地。这么多年,中国的西部基本上都逛了个遍。一趟趟孤寂的旅途中,我领略过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大漠,去过圣洁无比的布达拉宫,云贵高原的风起云涌、新疆西藏的少数民族风情都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然而,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大漠里的胡杨。
2015年,是我毕业后的第二个念头。脱离了刚出校园的青葱稚气,取而代之是更加富有冒险和探索精神,我选择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一个号称死亡之海的地方。
出发前我阅读了大量沙漠攻略,做了大量功课,一点一点备齐了沙漠之游的必需品。我不是以游玩的心态去的,我想要深入内部,做一个探险者。
我乘车自成都辗转两天先到了库尔勒,背着大包小包的装备换乘了一辆当地的中巴车。本以为普通话放之四海而皆准,结果找了半天没有找到一个会说普通话的当地司机,搞得焦头烂额。最后还是手机百度救了我,顺利到达了终点,且未县。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饭我就背上装备出发了。一个人的旅途总是贯穿着孤寂,尤其是在沙漠这种地方。但是我已经习惯了,所以没有任何犹豫,凭借地图和指北针把控着方向,我一步一步走向了沙漠。
头三天一切顺利,白天行进,夜宿帐篷。沙漠多风,风卷着黄沙扑面而来的时候,只能低着头踽踽而行。风小的时候,掠过沙包,传来急促的“啾啾”或“嗡嗡”声,这就是鸣沙。白昼过去,温度急剧降低,夜来了。大漠的夜空极其璀璨,数不清的繁星闪耀,就像缀满宝石的黑色幕布,幽邃深远,让人心旌摇荡。我比对着地图,在星光下写着游记,规划第二天的路线,沉沉的睡去。
第四天,遭遇了进沙漠以来最大的一次风暴,能见度极低。黄沙在风的裹挟下如同子弹,裸露在外的肌肤被打出了斑斑血迹。这种天气是不能停下来的,否则容易被黄沙掩埋。我拿出背包里多余的衣物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继续根据指北针的方向向前行进。然而最让人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迷路了。在沙漠里,这无疑是致命的。装备也在沙暴中丢了一包。尽管准备的时候已经平均了各个背包的物资,确保不会出现丢一个包就无法前进的情况发生,但是水和食物有一部分是在丢失的包中。这对我当时是个极大的打击。
风暴结束,整个沙漠又是另一番景象。在沙漠里,方位必须通过指北针,或者星星来确定,地貌标志物是不可信的,这是我一直坚信的。然而跟着指北针指的方向,我连续行进了五天,仍然没有到达预定的地点——一片绿洲。此时食物已经耗尽了,随身背包里只剩下300ml左右的水,我已经弹尽粮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