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并没有太多思考过“认同感”这个问题,它在心理学里可以称之为“社会认同”,是人类群体的一个基础特征。比如,你可能很热爱某位体育明星,或对你的母校或你所属的公司,甚至你喜欢的歌手有很强烈的认同感。
但这些真的重要吗?(信不信由你,这些社会身份是歧视和偏见的“摇篮”。)我们都渴望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有一种良好的感觉。当你喜欢的体育明星获胜时,你会感到很好;而当他失败时,你会感到失落。即使你并不认识你所上学校中入狱的那个人,但当你了解到这个消息时,你也会感到难过。而当你所属的公司受到流言蜚语之类的指责时,你也会感到很难受。
我们往往会倾向于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所属的群体;反之,又以一种非常独特、甚至消极的方式看待其他群体。就像我们所说的“那些人、异己者”一样,我们会因自己小组成员的某个行为而感到欢乐,而对其他小组成员做着类似的行为却感到理解不了,甚至反感。
心理学家穆扎费·谢里夫曾进行了一项名为“罗伯斯山洞”的研究来探讨这个话题。1954年,他在公园带领一群12岁男孩进行实验,旨在研究群体间的冲突。他把这些男孩分成两组,让他们起自己小组的名字,“老鹰”和“小鸡”。仅仅通过设置一些具有竞争性的比赛活动,他就很快产生了团队间的冲突。男孩们开始相互辱骂、犯规,甚至打起了架,有着强烈的排斥意识。这表明,我们甚至不需要做出太多行动就能在群体之间制造出冲突。
当人与人之间出现明显的差异或资源匮乏时,偏见和歧视就会产生,也就是所谓的“现实冲突理论”。类似于电影《西区故事》提到的那样,不同国籍的人及不同城市居民也可能会因为一件很小事的发生冲突。不过这项实验表明,让群体间开始互相对抗或敌视是很容易的。而要消除偏见和歧视,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让两个相互冲突的团体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当成员意识到“我们都在一条船上”时,障碍就会慢慢消失,团队之间的合作也由此开始。
以上。 谢谢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