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说:“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朗读”不仅仅是读文本,也可以是读山川湖海,读心路历程,读人生四季,读念念不忘的回响……所谓阅尽千帆,也许是把所见所闻,所读所想,都化为了内心风景,建构起一方见天地人心的多彩世界。”
于是我们记住
——“不要轻视平凡的人,不要投机取巧,不要攻击自己做不到的事,做好一件事太难,但绝不要放弃。”
于是我们相信
——“人是只须坚定,这世界对有为者并不默然。”
在朗读者第三季第一期节目中,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谈起自己的军人父亲,一度哽咽。杨元喜的父亲在战斗中受过三次伤,一枚子弹残留在身体中,一直没有取出来,但他从未向子女提过这些经历。尽管家中七个兄弟姐妹成绩都出类拔萃,但因为贫寒的家境,只能相继放弃学业,举全家之力供杨元喜一人读书,最终成就了这位北斗系统的副总设计师。如今,在和平年代新的科技战场上,父亲当年无畏忘我的战斗精神,在杨元喜的身上得到了可贵的继承和新的诠释。
张桂梅老师节目里谈起自己的每日作息,64岁的张桂梅,依旧保持着晚上12:30睡觉、早上5:30起床的习惯。她身患二十多种病,浑身疼痛难忍,每天只能穿着外衣钻进被窝睡觉,早上再原封不动地钻出来。她说,只要还清醒着一天,她都会坚持这样的作息,她要让学生们知道,“你的校长就是这样的,你出去也应该是这样的。”
盲人田径运动员刘翠青和领跑员徐冬林已经搭档了八年。战绩卓著的他们,再次在东京残奥会上拿下了两金一银的傲人成绩。很少有人知道,在疫情将比赛推迟的这一年里,徐冬林遭遇了一次严重的伤病,最后不得不坐着轮椅走上赛场。而刘翠青也陷入八年来的第一次低谷,史无前例地在训练中多次呕吐。在夺冠时分,刘翠青身披着国旗庆祝,徐冬林高高地将她举起,他说:“我要让她听到全世界都在为她欢呼!”
文学与影视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文学可以、也应该成为电视节目的重要资源,文学本身的厚重和宽度,在电视节目中或许可以转化为多种多样的阐释空间。
而电视节目的直观和迅捷,又可以提高文学的传播效力。高品质的文学作品如何与节目结合,如何通过电视语言呈现,如何在众声喧哗中开辟自己的道路,这些都是极富挑战性的课题。
在这方面,《朗读者》做出了探索,第一季收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成为现象级的电视节目,激发了公众的文学热情。其成功的核心在于将人文选择和人物选择有机结合,精彩的人物采访、精湛的文本内容、独特的节目形态,让文学阅读和文学接受的过程变得更加立体,层次更加丰富,内涵更加隽永。
《朗读者》第二季,再次将文学的世界,以中国风格的电视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让文学与生命的融合创新呈现在舞台上。
为了中国篮球鞠躬尽瘁的姚明,世代保鹤、为了丹顶鹤永怀丹心的徐卓,攻克世界物理难题的科学家薛其坤……当这些人的故事缓缓在台上展开,他们的朗读也有了不一样的含义。
人物与文本的互文,让朗读有了多重的视角、丰富的层次。可以说,《朗读者》以生命情感为连接,以朗读的形式沟通芸芸众生,让更多的生命借助这个舞台再一次打开,让观众的情感和灵魂借助屏幕得到抚慰和启迪,这一切都是今天这个时代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