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沙家浜保卫战”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江 南

    金秋时节,正当“沙家浜文化旅游节”举办得十分红火,大批游客蜂涌前来沙家浜参观旅游时,突然冒出了一个不和谐音。10月18日,《江南时报》的“民意·原声”栏刊登了署名为史求实的文章《是给“沙家浜”正名的时候了》。由此而引发了一场关于为“沙家浜”正名的讨论。这场讨论持续了半个多月,《江南时报》共刊登了十篇文章。史求实原是一位中学教师,1969年下放到阳澄湖地区劳动,在那里了解到不少新四军及其伤病员战斗和养伤的故事,并从《新四军故事集》中看到当初伤病员在横川、陆巷、肖泾、长浜、张家浜和西董家浜养伤。于是就认定: “经考察,除西董家浜不知在何处外,其余几处都是苏州相城区阳澄湖镇所属的自然村,史实的权威性是不可挑战

图片发自简书App

的。”“常熟的地理位置与阳澄湖毫不沾边。”“常熟由横泾改名的沙家浜镇也不是当年新四军36个伤病员‘养伤来到沙家浜’的沙家浜。常熟沙家浜在争打‘名地牌’中,刻意经营了一番,却始终无法摆脱‘名不正’的困扰与烦恼。”因此,作者提出了一个建议,将常熟的沙家浜镇划到阳澄湖镇去。

一石激起千重浪,史先生“为沙家浜正名”的建议立即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反响。一些当年“江抗”的老战士,首先撰文作证,如吴志勤、蒋坚挥以切身经历证实,当初他们作为36个伤病员之一,确实是在横泾、即今日的沙家浜养伤。常熟读者笪伟中、曹家俊、徐耀良则以当时的军歌中“阳澄湖畔、虞山脚下”的歌词、一系列革命回忆录中的记载、伤病员和后方医院工作人员的回忆叙述、沙家浜的原创人员的活动范围和记录、沙家浜剧中令人难忘的台词“常熟城里有名的美人”和“到常熟城里去办嫁妆”等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证实横泾作为沙家浜决非是“名不正”。沙家浜的徐耀良则针对史先生文章中有一些含糊混淆之处,举出了有力的证据,一是现在的沙家浜镇保留着后方医院、江抗司令部、江抗东路办事处、新江抗成立旧址等革命历史遗迹;二是新四军后方医院确实存在,并非史先生说的是错误传闻,笔者还列举了后方医院活动的路线,具体的工作人员;三是就史先生提出的几个自然村指出,心泾、长浜、西董家浜自古至今都在常熟境内,其余几个村也都是与常熟一河之隔。常熟读者张登芝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认为沙家浜并非是虚构的,从京剧沙家浜的多处台词中都能证实,当时的沙家浜是在常熟境内。南京读者吴文元指出:沙家浜原是一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典型,既然常熟沙家浜已经早已深入人心,“为沙家浜正名”大可不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参与讨论的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胡阿祥教授在文章中大声疾呼:“地名承载着历史文化,不能轻易改动”,他说“从历史上来看,今天的沙家浜是当年江抗活动的核心地区,当地还保留了不少革命历史遗迹。应该说这些构成了今日沙家浜的旅游形象。”“最好不要动不动就用行政力量来更改地名。”网友“七月阳光”认为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沙家浜以其特有的名气名扬全国,到这个时候提出要为沙家浜“正名”合适吗?网友“超瓜”直率地说:伤病员是在一个大范围里活动的,无所谓具体哪里是沙家浜。现在发生地名之争,说到底主要是涉及到一个经济利益问题,一个红色经典旅游项目确实是令人眼红的!

    原来《江南时报》已表示讨论到此告一段落,但是第二天又发表了一篇稿件,编者称:读者言犹未尽,踊跃来稿,编者欲罢不能,不得不破例再发表一篇。常熟读者潘正言在列举大量史实来证实常熟横泾作为沙家浜的合法性之后指出,常熟地区还有很多、甚至更多的与沙家浜剧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相一致的真实记录,常熟根本没有史先生所说“始终无法摆脱名不正的困扰与烦恼”。笔者继而介绍了常熟沙家浜在挖掘抗日斗争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所作的大量工作,指出当年革命京剧中还有威虎山、九龙江、盘石湾、杜鹃山,为何均默默无闻,唯独沙家浜胜出?如果没有沙家浜自身的努力,绝不会有今天的成功。对此又何必耿耿于怀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者引用了常熟读者黄忠、余光稿件中的话:“唐市镇作为‘苏常太’专员公署所在地,横泾镇作为后方医院所在地,所以把这里定为‘沙家浜’是名副其实的。”编者还建议:“一是地方政府应该善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更应关心动态的资源。二是真理愈辨愈明。”于是历时半个多月的“正名”之争正式画上句号。

    一场争论看起来是结束了,但对我们来说很值得反思。首先,“沙家浜”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笔令人馋涎欲滴的无形资产。多少人对她想得发疯、发狂。记得几年前,浙江某杂志就曾经发表过一篇诋毁沙家浜英雄人物的小说,随心所欲地歪曲郭建光、阿庆嫂的形象;如今又以“名不正”的口实来怀疑沙家浜的真实性、合法性。所以我们应该特别珍惜这属于我们常熟的“沙家浜”品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次,这次我们又挫败了争夺沙家浜的企图,我们依靠什么?就是沙家浜自身的努力,或者如史先生所说,“刻意经营”。不过我们是光明正大的挖掘革命斗争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老一辈的革命传统发扬光大,从而吸引了大批旅游参观者。是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巩固和捍卫了沙家浜的名声。

    再有,我们应当具有危机感。有那么多的人在觊觎沙家浜这块金字招牌,而且新四军也确实曾经到过他们那里,如果我们经营不善,别人就会指责我们不配具备沙家浜这个光荣称号。到那时,我们将无地自容,这块金字招牌也只能拱手相让。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次《江南时报》举办的“为沙家浜‘正名’”的争论,正如编者所下的结论:“地方政府应当善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更应关心动态资源。”我们应当警钟长鸣,始终不懈地努力,以扎实的实际工作来捍卫革命先烈留给我们这一笔宝贵的财富。

〔原载《江南时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38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45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148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4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3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1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03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73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1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8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6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0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2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