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今天,第二遍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1条,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我的理解有二。第一,作为教师,不断地阅读教育名家专著,更新自己的观念来指导实践,却忽略了自己面对的学生的个体差异。第二,我们对于学生的学习要个别对待,在课堂教学中分层设计教学活动(或者说训练方式)以及课后作业,是学生能够照自己的节奏进行脑力劳动。苏老师的观点是课堂上出现调皮行为,是因为无事可做,我也极赞成这样的观点。一些聪明的学生,在可堂上做小动作不听讲是因为老师设置的任务过于简单,自己已经掌握,或者一些程度不好的学生不听讲,是因为老师设置的活动高于他的认知水平,这类学生通过思考也不能及时地完成。

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荐一种力所能及的、像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习啊!

苏过姆林斯基的这一条给我指明了方向,在课堂上不能墨守陈规,要用创新的思维和教育技巧让每一位学生有事可做,避免无聊,自己找事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