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六。星期二。晴。
昨天下午还通知今早核酸,睡前给母亲打了招呼,嘱早起。半夜已经睡下,又接到通知说不核酸了,理由是连续做了几天,都是阴性,所以间隔一天。好像很务实,很人性,但其实谁知道呢。就像这车辆限号,北京、西安大城市车太多,拥堵厉害,限号出行,减少拥堵,有必要,一些提不上线的小城市,经济本身就很落后,交通并不拥堵,有必要也跟着限号吗?听朋友说,我的家乡,一个小小的县级市,竟也限号,甚至还双限号。说他曾经回去办事,一周竟有两天开不成车,实在误事的紧。真不知他们限的哪门子号!有时想,像这些临时出台的土政策,不知经过人代会通过了没有?经过人民同意了吗?还是领导坐在办公室里,心血来潮,一拍脑门就定了?权力,到底应该在谁手里?应该如何运用?一直弄不明白这个问题。
《宗门杂录》上:王荆公问蒋山佛惠泉禅师曰:“禅家所谓世尊拈华,出自何典?”泉曰:“《大藏经》所不载。”王云:“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王问决经》三卷,因开之,经中所载甚详。云:‘梵王至灵山会上,以金色波罗苑献佛,舍身为床坐,请为群生说法。世尊登座,拈华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吩咐摩诃迦叶。’此经多谈帝王事,所以秘藏,世无闻者。”佛惠叹其博究。
如来“拈花一笑”乃佛家名典,而其出处来历,许多佛门高修大德竟不自知。王安石身兼宰职,日理万机,却能详细道其根由,怎不叹其读书之博,学养之厚。而如来拈花,“人天百万,悉皆罔措”,惟迦叶一人“破颜微笑”,亦可见天上人间具慧根佛性者少得可怜,众皆或昏或迷,或愚或痴。古人尚且如此,今人更可想而知。所以,种种愚痴可笑之事,便好理解,便可释然。
“世尊曰:吾有正眼法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妙者,绝妙之言。故《宗镜录》九曰:“只唤妙为绝。”绝是妙之异名也。《庄子》:“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理之深妙,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也。《法华玄义序》:“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
古来绝妙之人难遇,绝妙之言难闻。遇者即缘,闻者即福。而愚痴即遇妙人,或亦大摇其头,大呼曰:不可思议!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