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清单主题营书单】
1.《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松浦弥太郎
2.《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3.《把时间当作朋友》——李笑来
4.《干法》——稻盛和夫
5.《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蔡康永
6.《财富自由之路》——李笑来
7.《少做一点不会死》——里奥·巴伯塔
8.《好好学习》——成甲
9.《说话的魅力》——刘墉
10.《活法》——稻盛和夫
001开始的开始
10天10本书10条清单,刚开始知道的时候其实是不想参加的,因为自己觉得一天一本书太赶了,而且看不完。
不知为何,从小到大,我都是处于中间位置,成绩排名班里中间,座位在中间,分数也在中间,在市里排名中间的学校读书。所以我看到玩的好的老铁都参加了,那么我也可以,就“随了大流”。
清单主题营时间是3.12——3.21,共十天,开营以后,Janet来找我,私信我能不能做三排一班的班长,说实话当时是一脸懵逼的,因为自己读书写作管理都是很low的,这也怕,那也怕。思考了10分钟左右,竟然鬼使神差地答应了。当时是周日,我正在阳台晒太阳,为了能够以身作则,所以我想着提前把明天第一天的十条清单先写出来,于是就在阳台椅子上开始了我的第一本书的清单。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
我只是想让自己能像孩子一样去尝试自己从未做过的事,十天十本书每天十条清单,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保持好奇,才能一直单纯,才能一直前进,而不是原地踏步。
002中间的中间
不出所料,10条清单像挤牙膏一样的挤,因为脑子里没有东西,所以感觉有些困难。
前五天我都是提前一天把清单列好,但是后五天,我却是当天晚上的8-10点快速阅读,快速列清单。说实话,因为第五天晚上,我回了老家。母上的召唤,便回了家,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那种不想在家里看书的感觉。因为自己家里没有一点隐,随时随地老妈就会进来和你聊两句。也是因为自己一个月就在家2天,导致了现在这个局面。
但是想想自己的押金,想想自己的责任,晚上便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提前和老妈沟通,让她不要来打扰,但是,毫无用处!依旧会来和你聊几句。在多次的打扰之后便改了方式,抓紧晚上安静的时间,聊天也照样聊。其实从书单可以看到,我看的很多都是关于说话这个人生一大难题。
因为说话,我和妈妈有过冲突。
因为说话,爸爸保持沉默,让我独角戏。
因为说话,我和弟弟沟通越来越好。
经过几本书的阅读,使我知道不要去抱怨,为什么父母理解不了自己,要学会认真的去和爸爸妈妈沟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打卡过程中的一个插曲就是语音打卡。感觉自己的声音和自己听到的完全不一样。都没有勇气去听自己的语音打卡,才发现晨读赚的不容易。自己讲话有多差劲,带有很多的“嗯、啊、哦、那个等等”,也没有考虑过别人听着是什么感受。不开口多说多听,永远不知道自己哪里有问题。
003最后的最后
以前读书都是很随意的看看,现在带着“功利心”去读书,感觉特别新奇。之前从来不看目录什么的,觉得这些毫无用处,现在才发现,目录才是能够快速锁定兴趣点的方式。因为以前从未去分析过作者是如何把一本书写出来的。现在会尝试分析,一本书是有一个大概的框架在的,然后分成几个大点,再用几个小点去填充。
列十条清单,就可以去找目录里感兴趣的小点,去对应的看,快速的把自己的问题看一遍。然后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个小标题的,有没有解答自己的疑问。
之前的我看书。就是从第一章的第一个小标题开始一页页的看,翻了几页觉得无趣便会放弃。书不是用来放在书柜里的,而是用来解答人生的疑惑的,将书里的知识“放”到脑子里,才是对书最好的珍藏。
十天打卡结束,其实有点怅然若失。感觉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养成了一个看书的习惯以及和自己独处的习惯。因为自己录音打卡时,不喜欢有人在我身边,我就会偷偷一个人待着。原来多和自己独处,多问问自己才是最好的反省。
最后的最后,渴望成为天使。
做单纯的自己,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要善良,要挑战,要勇往直前,要多读点书。
附一张男神照片,鼓励自己。
人丑就多读书。
他的成长也是一篇励志片。
PS:请原谅我的文笔,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