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低配

海明威说,

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

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非常微少的。

人过中年,当你滤除不重要的杂质时,

其实也是在丢掉负累。

1956年的冬季,哲学家李泽厚

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稿费加起来有1000元。

这对于当时月工资只有60元左右的他来说,是一笔颇为可观的收入。

虽然经济变得宽裕,他的衣食住行仍照旧,不穿好衣服,不戴名表。

有人劝他给自己添置一身名牌衬衫,他拒绝了,说“名牌穿在身上是负担”。

他专心致于事业上,最后写出了《美的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等著作。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看似支配物质,实则是被物质支配。

我们所穷尽心思占有的东西,

却成为生活最大的羁绊,灵魂反而没有安放之处。

古希腊哲学家埃皮科蒂塔曾说过,

一个人生活中的快乐,

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于外来事物的依赖。

环球免税集团的创始人查克·费尼,

虽然是闻名于世的富豪,却一直坚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

他经营着各类奢侈品,

但身上破旧的眼镜是从杂货店挑的,

10美元的卡西欧手表从地摊买的

他说这块廉价手表的时间走得一样准。

他没有自己的车,外出都是乘坐公共汽车,

手里经常拎着一个塑料袋来装各种文件。

住在旧金山一间普通公寓里,布置极其简单,

墙上挂着喷墨打印的照片,桌子是一张破旧的木桌。

这就是查克·费尼的素简之道,

没有琳琅满目的物品,身心落个大自在;

没有填不满的欲望,过得简单而丰盈。

心理学家施瓦茨提出过概念,叫“选择悖论”:

幸福意味着拥有自由和选择,

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

相反,选择越多,幸福越少。

其实,身边的每一件东西,也是身上的包袱。

少年贪求物质的丰盛,

但人到中年,要学会给生命做减法。

摈弃无关紧要的事物,过专注的生活,为人生留下空间。

作者 | 洞见

来源 | 洞见(ID: DJ0012398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