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超回国之前,朝廷命任尚接替班超,走之前,班超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说:“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2首先这个内容应该是有意义的,什么叫有意义,就是它应该是能帮到其它人,解决他们的困惑,或者说,能给这个世界,提供一个不一样的思路和角度。
3这个世界的真实运行规律,就因为大家能看到的视野和逻辑链条的不够长,而被一节一节地隐藏了起来。我们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实际上是给更多可能看到的人提供一个拼图的其中一部分,只要拼图越来越多,真相可能就会越来越近,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做一个号,先要输出有意义的内容,有意义的内容,它会帮我们吸引到更多同频道的人,当我们身边聚集了一批同频道的人,我们就可以逐步去拼自己这个领域的拼图,去还原这个世界部分的真相
4刘秀在这辈子的沧海桑田中明白了两件事:
第一,皇权是咋被人拱没的。
第二,豪族有多大的能量和破坏力。
5针对这两个深刻认识,刘秀的整个后半辈子,都在干两件事:
一是用自己极高的政治智慧去改造权力结构为子孙后代保驾护航;
二是潜移默化的通过儒家教育对豪族的破坏力进行约束与绑定。
6皇权掌握军权和高级干部任命权以及普通干部与政务的审批权;相权掌握天下政务运作和干部任命的推荐权。
7刘邦自始至终主要干两件事:带着队伍不让项羽打死;萧何说想干啥他同意还是不同意。
他的皇宫盖成啥样,谁盖的,哪部门掏钱,哪部门找民工,哪部门批地皮他啥都没管,全都是萧何领导着百官干的。
8“干不干的建议权”,“怎么干的布置权”,”由谁干的建议权”“拿图纸干事的实施权”“干没干好的监督权”。
9刘秀则手握军权;大政方针的决策权;政事实务指导权;红头文件的草拟发布权;以及要紧位置的人事任免权。
10这个权力结构在刘秀看来,确确实实没办法再完美了。
我的大政方针会跟有经验的三公九卿去商议,然后我拿主意。
谁去干,咋样干由我给出中心思想后由内朝的尚书台出方案,我批准后三公去执行。
所有要紧岗位的人选要我这直接任命,谁也走不了后门。
刘秀通过制度建设,使得“内朝”无高位,“外朝”无重权。
11人要惜福。
12东汉之所以会出现“亲小人,远贤臣”的现象,源头是皇帝的生命力凋谢问题。
13产权一旦清晰了,往往人们自然而然的也就开始出现长远的眼光和高标准的自我约束力。
14人一旦陷入“稀缺”的状态,就会产生一种“管窥效应”,人看东西不再是全视野的全图状态,而是只能看到一个管子里的视野。
15人会不自主的将注意力集中到眼下最关键的几件事。
比如说“下一顿的饭”、“孩子的学费”、“下个月的房租”等等很现实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很自然的忽略掉其实本该重要的需要你去规划的路线与未来。
稀缺除了会让你“短视”之外,还将消磨掉你大量的精力和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