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隐星稀,树影婆娑,幽月崖上寂静的可怕。远处隐隐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俞来俞近。霎时,一彪人马凸显眼前,但见这队人马共四人均黑纱蒙面,衣着皂袍,骑的亦是四匹棕毛烈马。
细看时,为首的是一中年男子,左手持缰,右手握鞭,双目迥然,似射白光。月出黑云,一束寒光照在其脸上,却显见一条深疤自左眉斜划入右颊。只见其扬鞭一挥,划破空气,听得一声短促的鞭响,旋即又大吼一声“驾”,竟将周围数里的鸟兽惊动,“唰唰唰”地一阵乱飞,而行人亦不觉为之一震,耳畔久久不能平静,此若无数十年的深厚内力,岂能如此。紧随其后的是一年纪稍轻的男子,双手持缰,不时目视后方,其体阔雄壮,不失一番英姿。
随目光而去,第三和第四匹马并肩而驰,只是马背上一个是女,一个是男,均是二十岁出头的青年。右边马上的女子,肌肤似雪,犹比那月光还耀人三分,柳叶眉下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隔纱便可知其容貌之美乃世间少有,腰如束素,手如柔荑。若是有哪个男子遇见她,定会对其魂思梦绕。但佳人之心不可得,亦不可知。但见其双目微向左斜,对前面男子的回首似视而不见。其腰间侧系一根红缨花鞭,在黑色披风下艳艳生痕,卷风袭来伴有一阵淡淡的清香。与其并肩的男子虽已黑纱蒙面但仍用一银白色面具遮住了他的眉目,显的十分神秘。他目视前方似有心事一般,恰如一尊雕塑嵌坐马背。这一袭人马过后,幽月崖又恢复了平静,刚才一幕可真叫远途疲惫之人悚然惊醒。
未过一盏茶的功夫,那彪人马便勒马停在崖口边,从崖上往远处望去,十里内竟无一点灯火,黑压压一片密林,偶尔能听到一两声乌啼,但随之又陷入一片沉寂。月笼大地,一切都显的那么平常,大多数人都已进入梦乡,而他们却并不知道明天又会发生些什么。
崖下一片漆黑,而崖上却灯火通明。崖口两侧各树有九根木桩,顶上捧有正燃着干柴的柴盆,火焰旺盛,照的崖顶一片通明。在火光下现出一道洞府,铁门紧闭,两侧门上各有一狼头门环,门旁分立有两个彪形大汉,手持蒺藜狼牙棒,凶神恶煞,注视门的前方,谨防一丝风吹草动。门顶上亦驻有一队皂衣士卒,手持锯刀,来回走动巡逻,十分警觉。远远望去,俨然阴森可怖。只见门檐上立有一铁青牌匾,上用丹砂书写“贪狼殿”三个大字。
说到“贪狼殿”这三个字,江湖人士无不谈虎色变。“贪狼殿”乃是武林第一魔教--神郢教的总坛,凡是被抓进此处的武林人士,往往有去无回,古往今来,死于神郢教毒手的武林高手已是数不胜数。不过前任教主赫连勃据说已被教中另一位长老所取代,江湖人只知他叫封震天,但至今却无一人见过他的真面目,而且听闻他的手段之毒辣远甚于前任教主。
且看那队人马行至洞口,勒马停下,为首的黑衣男子大喝到“快快开门,我等有要事禀报教主!”门口的彪形大汉定睛一看,抬头向门顶的巡逻兵喊到“是丁堂主,快开门!”只听“铛”的一声,那道铁门向内打开,随之从里面跑出两队黑甲兵,分立门的两侧,神情严肃,目光直视前方。两个带队的兵士长匆匆赶来,颔首半跪于马前,两边的黑甲兵亦一齐半跪而下,同声而出“恭迎四位堂主!”
话说那四人为首的乃是白虎堂堂主丁展雄,擅使一口七星宝刀,其刀法在江湖上数一数二,曾一人大战江湖数十位高手,而依旧面不改色。此人内力之深厚,实属罕见。论资历,他可谓是神郢教第一堂主。他对教主忠心耿耿,而封震天亦对他信任有加。紧随其后的是青龙堂堂主雷烨,一对铁拳打遍武林内外,罕有对手,另人望而生畏。其性虽烈,但内心却十分温柔,对朱雀堂堂主一见倾心。
且说那黑衣女子便是新任朱雀堂堂主殷慕凝,作为神郢教唯一的女堂主,自然是风华绝世,教内众徒无不被她的美貌与武功所折服。她所使的一条红缨花鞭名曰:绯霞鞭。这条九尺长鞭刚柔相济,曲直并用。甩动时宛如一条贯彻长空的绮霞,看似虽美,但极具杀伤力,就像一条赤练蛇一般,稍一触碰,便会皮开肉绽,灼痛难消如同蛇啮。殷慕凝左边的青年便是新任玄武堂堂主林洛寒,平时常带面具见人,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面目,连他的属下也未曾见过,江湖上对他的相貌也是议论纷纷。而他的武功更是鲜为人知,从未见其出过手,也不知他师出何门。但既能作为一堂之主,想必其武功不会太差。
这四人一同下马,由教徒将马牵走,两位兵士长缓缓站起,将四位堂主迎入殿内,两队甲兵亦紧随入内,大门重又禁闭,崖上又恢复了死寂。
入殿,于灯影朦胧中观之,四、五个大厅连成一片,逶迤深远,感觉出奇的高大。原来这“贪狼殿”是置于山顶之内,依山而建,易守难攻。自古以来,武林正派不知有多少次联合攻打“贪狼殿”,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贪狼殿”实则是一个溶洞,洞内钟乳、石笋缀满四壁,奇石百态千姿,如禽如兽,似花似佛,微妙之处,难以形容。中央大厅左侧,整片石壁形成一巨型瀑布,高宽各数十米,全由朵朵莲花般的钟乳岩块凝结而成,如云如雪,喷薄而降,气势雄浑伟壮,似乎耳鼓中充满瀑流的轰鸣,隐隐感到身体也随之而撼动。与众不同的是洞底地面的一片规则的石条棱,高低错落,曲曲湾湾,被地下水浸润着,有如绵延长城的浓缩,更似梯田阡陌的盆景。
洞内有大大小小的石室几十间,里面布置精简但足以居住。石室间有曲道相通,纵横交错,两侧石壁经水多年的侵蚀,已显得十分光滑,将壁上的火光映照得四处明亮。石壁上暗嵌机关,若有人敢擅闯此地,只需稍一触碰,便是神仙再世,也插翅难逃。
在这洞口的尽头,有一间硕大的石厅。两侧水晶玉璧为灯,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围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