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的习惯,让学生会讲故事,能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述,培养学生自然大方的态度,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我特意在课前安排讲故事的环节。
由小组指派成员,然后全组将其进行“包装”,整个呈现体现小组的智慧,使讲述人完美演绎。
今天下午,由第四组的甄民垣开始。
按照要求,组员提前在黑板上书写相关内容,作以提示,方便同学们做笔记。
我一进教室,明显感觉到学生们对讲故事的环节充满期待。
“下面掌声欢迎甄民垣为大家讲故事”,我话音刚落,石宜冉大声提醒,“老师,你看,有错别字”,哈哈哈哈,随即一片笑声响起,我定睛一看,可不是嘛,多粗心,竟然把“瓜”写成了“爪”,此时,甄民垣尴尬了,忙说是尚忠豪写的。
我笑着批评了尚忠豪的粗心,但也对甄民垣提出了批评,“作为组长,作为主讲人,就没有仔细检查吗?遇到错误,直接推给组员,这是不对的。”
甄民垣腼腆地点了点头,接着让尚忠豪赶紧把错别字重新订正。
开始讲了,声音还算洪亮,这是让我意外的,因为他是个胆小的孩子,很少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自己,今天能大大方方站在讲台上,就已经是很成功了,我内心多了很多喜悦。
讲台下,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竟多次提醒甄民垣讲错的地方,(内容涉及到两个儿子,甄民垣由于紧张,多次将两兄弟混淆)
故事讲完了,甄民垣局促地搓搓手,“谢谢大家”,竟连头没敢抬,快速跑回了位置。
我表扬了甄民垣,同时提出了出现的问题:讲故事是将自己听到、看到或亲身经历的事说给别人听,必须做到用准确的普通话,同时还要口语化,通俗易懂,亲切而又感染力。
如开头用交谈方式:“大家喜欢听故事吗?”“好,那我今天……,名字叫……
还要做到声情并茂,就使故事更生动形象
最后,要谈收获,要分享从故事中收获了什么。
同学们静静地听着,若有所思,都默默点头。
今天是一个开始,虽有不完美,但这不是停止迈出步伐的理由。
不完美的开始就是最好的开始,我要做的就是,一边用手忙脚乱地开始,一边用十二分的力气往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