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第五节 并购重组中的估值体系
一、估值序论
1、估值是工具(交易定价的参考),交易价格商谈确定
2、上市公司、国企,交易一定要有估值参考,以防损害中小股东和国家利益(交易正当性的背书)
3、估值分类:(1)绝对估值法:核心DCF (3)相对估值法:核心可比公司法(传统行业12倍PE)(3)基于资产的估值法(应用于重资产行业如地产、矿产)
4、实践中的一般做法:(1)交易定价参考阶段:多采用相对估值法,锚定公允价值区间 (2)交易正当性背书阶段:要有业绩支撑由绝对估值法估计出大致值,与相对估值法对比调整
5、公司价值:权益价值+债权价值-公司账上现金 权益价值:股权所有者所拥有的价值
二、相对估值法(运用最广泛)
1、可比公司法与可比交易法
2、流动性溢价:上市非上市企业之间的溢价,传统制造业:非上市12-13;上市20-30(PE)
控股溢价:40%左右,市值低于估值
3、可比公司要找交易活跃的
4、相对估值的主要估值指标:P/E:公司股权价值/净利润 P/S:公司股权价值/营业收入 P/B:公司股权价值/权益的账面价值
5:主要步骤:(1)选取可比公司:行业与主营业务;资本结构;企业规模;市场环境;风险以及盈利能力;(2)计算目标公司的企业价值或者股价 (3)计算适用于目标公司的可比指标(中位数或平均数趋势比较集中)(4)计算可比公司估值
6、注意要点:(1)确定一家或两家的重组说明书然后可以找到一系列的可比公司,可比交易不必考虑流动性溢价以及控股溢价
(2)可比性:行业与主营业务;资本结构;企业规模;市场环境;风险以及盈利能力;
7、PE要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利润正常化)
三、绝对估值法
1、DDM(股利贴现模型),国内不适用
2、公司自由现金流(FCFF):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折现率WACC(加权资本成本)比例是市场价值,有时候会用账面价值
3、股权自由现金流(FCFE):FCFF-利息费用*(1-所得税率)+新增债务,折现率r(e)
4、现金流预测思路: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科目变动财报影响思路,联动)
从销售额的增长开始——预测配套的成本、费用、配套资产规模、营运资金规模等,(从营业收入入手)
销售收入的预测方式多种多样(分市场,产品细化),拆得越细准确率越高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三费
5、贴现率计算CAPM模型,中国用社会非标平均利率代替
四、基于资产的估值法(资产评估机构0
选择参照物——确定被评估资产——比较差异因素——调整差异指标——综合分析——得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