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没事网上搜到一本书《随遇而安》,一看封面的头像和作者是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孟非先生,怀着对名人的好奇,我用了两天多时间就读完这本书。
在读这本书之前,也经常看孟非主持的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非诚勿扰》这个节目在全国卫视栏目中应该说是很火的,男女老幼都喜欢看,天南地北无人不知,尤其节目中光头主持人孟非的侃侃而谈,诙谐幽默,左右逢源,他对现场气氛的很好的掌控,博得了台上台下热烈互动,和电视屏幕前观众凝神静观,这档节目收的受视率极高,成功的节目离不开成功的主持孟非先生,总是错误的认为《非诚勿扰》非常精彩,它的灵魂人物主持人孟非也应该有着同样精彩的人生。
原来孟非并非是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幸运儿,他有些鲜为人知过去!该书是孟非对过往四十年岁月的动情回顾。文章叙述了他在重庆的童年和在南京的少年,不同时期的地域文化和环境对他影响深远。中学时代的严重偏科,黑暗得让他失去了进大学深造的机会。在报社做临时工的日子辛酸艰苦,底层丰富的人生经历支撑起他今后不平凡的事业人生。他从从高考的落榜生、印刷工人、摄像的打杂工、记者、编导、制片人、主持人的不同角色上一一走过。四十年的人生坎坷,一路走来,从平凡到精彩,成为全国的名角主持,孟非的成功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他的成功再一次验证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随遇而安”处事法则磨砺了他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随遇而安这四个字,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去遵循,一帆风顺的人生少之又少,他需要经过岁月这把磨刀石的不断砥砺和打造。孟非坦露心迹,儿时的他像现在的留守儿童一一直生活在重庆姥姥的身边,缺乏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教育,少年的他虽和父母在南京团聚,但是不久父母的离异让初中学习生活的他缺少家庭父母的关爱,带来心灵的阴影,各方面的影响,小学时他虽不乖巧但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中学时期学习重文轻理成绩两极分化极为严重,工作后打工生活在最底层,但他从来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更没有仰仗父母而安身立业,他调皮捣蛋,爬树掏过鸟,当过赖小子“借”钱、抽烟、喝酒,凡是年轻人干过的事他都经历过,这于当时特定的时代、特殊的家庭、特别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以前的孩子都是“放养”,不像现在都是“圈养”,好男儿当有一个特别的艰难困苦期,经过磨难淬火的宝剑才能锋芒毕露、削铁如泥。
孟非虽然没能考取大学,是因为他严重的偏科所致,因为偏科他考试抄袭,偷过考卷,数学课上看《围城》没少挨老师的批,文科他的记忆力特强,但是由于得罪老师没有报文科,高考他的语文高考成绩是120分(满分) ,但他的理科成绩很烂,因此他被挡在了大学的门外。 用他的话说,如果老师网开一面,让他上文科班说不定他就考上了大学,他的人生会是另一番光景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岔路口就决定了一生!正是他坚实的文科基础为其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他被挡在了大学门外剥夺了他上大学的权利,但并没有剥夺自己学习的权利,他勤奋好学,坚持自学,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铺就了他走向成功的金光大道。这也验证了那句“上天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窗”。他没有绝望没有自暴自弃,相信生活的阳光雨露终会恩赐沐浴心怀希望的人!
勤奋好学文科基础很好的孟非还具有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勇于担当的敬业精神。孟非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电视台当印刷工人,处在单位的最底层,人际关系的最末端,劳心劳力,每天手指甲都黑糊糊的,一次工伤差点致残,可以想象那时候的他是多么艰难。当孟非走进电视台的时候,他的吃苦勤快聪明也就成就了他日后的游览四方,名声大噪、光鲜亮丽,他从端茶倒水打杂做起,跑腿跟班,拜师傅、学摄像,当记者、做主播,直至扛鼎主持《非诚勿扰》,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坚定扎实,每一个工作都竭尽全力。搞摄像时,为了追求镜头的唯美唯真,他爬高山,涉河流不畏艰险;当记者,他深入事发现场,拍摄第一手的素材;作为主持,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左右逢源,为人民代言替人民发声。“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非诚勿扰》中,江苏电视台这个平台造就了孟非这个人才,主任的严格要求让孟非脱颖而出。孟非回忆说,我的主任平时审片总以骂我为乐事,可那次我的主任在审那条片子时竟然流下了眼泪。正是主任平时严格的要求和孟非的坚守,使他走向成功。他睿智幽默,真实自然,言行得体,侃侃而谈,接地气的语言主持风格,与观众平等贴心的交流互动为他和节目赢得了很高的声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如张红军在本书中所说,在我看来,从默默无闻到光芒四射,从“孟记者”到“孟主播” 再到“孟爷爷”,十五年来,除了不同岗位的经验积累和不断丰富的人生阅历,孟非从来都是这个孟非,从本质上说他从未改变过自己,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书中有句话概括的很是到位:“不是看非诚勿扰,而是看孟非的”,是的,大家不是为看《随遇而安》,不是为看《非常勿扰》,而是为看孟非而来的,孟非一个有磁力魔幻般的成功的男人!
草于2017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