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习、社会工作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尽力而为,接受失败而不气馁,拥有自信,可以失败,但不能被打败,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建立自信的方法:
一 引导孩子放弃负面语言
当孩子碰到困难,遇到挫折总是说:“我不会!”“我不懂!”“好难呀,我不敢!”这些负面的语言从心里就放弃了努力去尝试的意愿,否定自己能力,失去自行,相当于放弃了前进的动力。
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父母需及时加以引导“这不是考试,没有标准答案,你可以试一试,而且它不是只有一次机会,第一次不行,还可以试试其他的方法,爸爸妈妈一直在陪着你。”
激发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对未知事物的向往取代失败的恐惧,建立自信心。
二 正确地鼓励和安慰
孩子失败后,缺乏自信的状况,总让他们想到“我已经很努力了,可结果依然是失败,看来我就不是块料。”
如果父母的安慰仅仅是“输了也没有关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话并没有告诉孩子,“我已经努力了可为什么还是输”,自然无法让孩子摆脱“我很差”的想法。
同理心接纳孩子的情绪“我知道你的感觉,如果换了我,也会很难过!”描述孩子拼搏过程中做得精彩的一点、闪光的一刻,突出他们做得好的地方,相比过往成绩,已经是进步了。“这一次比以前做得要好,爸爸/妈妈和你一起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示弱以表明他并不是最差的“换了我也不会做得更好的啦。”
说对鼓励的话,做对鼓励的事,才会不断增加孩子的自信。
三 发现孩子的长处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就像没有两片一摸一样的树叶,总有那么耀眼的一瞬间,父母的作用就是找到它,并让孩子知道他也有独特的优势。以此为基础,父母引导、孩子努力,把这个优势发扬光大,甚至做到极致,建立自信进而成为孩子的兴趣与特长。
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别人会……“,”别人都可以……”,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总会在意外人的评价,而比较的结果只会让孩子更加自卑。
突出孩子自己的优势,驱使他们找到一种感觉”我也可以很厉害。”这种感觉帮助孩子激起克服困难的勇气,获取胜利,做事成功的经验 使他们建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