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时期的首辅代表大臣们
解说:杨廷和是什么人?这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四川成都人,19岁就中进士,比那个47岁中进士的张璁厉害多了。
何晓畅:杨廷和是正德帝朱厚照的老师,明朝的内阁首辅大多出自皇帝的老师,在明朝只要当过皇帝的老师,那仕途就一片光明,高拱当过、张居正当过,等等。其实重用老师和重用秘书,隔行不隔理。正德7年(1512年),53岁的杨廷和出任内阁首辅,杨廷和是正德一朝的顶梁柱,为人刚直,才能杠杠的。正德帝嘻嘻哈哈,宠幸太监,荒唐事干了不少,但对杨廷和还是不错的。正德后期政局较为平稳,这得益于杨廷和这个首辅的多方周旋。
正德帝驾崩,杨廷和立马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假借正德帝遗诏除掉平虏伯江彬(正德帝的义子,赐姓朱,曾是宣府、大同、辽东、延绥四镇统帅,大致相当于现在北部战区司令员),皇位空虚期间铲除朝廷一大隐患。
二是与张太后商定迎接朱厚熜当皇帝。从这两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杨廷和此人的确不简单,做事不含糊,能分清轻重缓急,能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向,快刀斩乱麻又四两拨千斤,治世之能臣。这两件事都是天大的事。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从正德皇帝朱厚照驾崩到嘉靖皇帝皇帝朱厚熜登基,大明这37天没有皇帝,在杨廷和的坐镇下却异常稳定。非常时期,没有“玄武门之变”、没有“烛光斧影”,帝位实现和平接交,颇有现代政治文明的做派,此事杨廷和居功至伟。要是换在其他朝代,我想都是难以做到。
刚才说了,嘉靖皇帝继位合理合法。但是,要让嘉靖皇帝不合理、不合法也是容易做到的。皇位这种宝座,觊觎的人太多了,找个理由也很容易。可以说,当时,杨廷和与张太后选择朱厚熜之外的人继位并不是不可能,比如慈禧太后当年立光绪、立宣统。所以话说回来,对嘉靖皇帝而言,杨廷和有拥戴之功,在古代,这可是天大的恩情。刚才说了,按祖训论序当立,但是对嘉靖皇帝这个外藩来说,没有杨廷和,他不是百分百能当上皇帝,帝位之争向来是刀光剑影,但这次帝位交接是和平的,嘉靖皇帝顺利地当上了皇帝,于情于理,嘉靖皇帝应该要牢记这个拥戴之功。
其实一开始嘉靖皇帝并不想得罪杨廷和这个重臣,只是求也求了,哭也哭了,杨廷和这老头就是不肯让步。在嘉靖皇帝看来,是杨廷和太不识抬举,1524年,嘉靖皇帝同意杨廷和致仕回乡,朝中大臣挽留,嘉靖皇帝不予理会。回去就回去了,待遇还在。又过了4年,嘉靖皇帝给杨廷和按上“以定国策老自居、门生天子视朕”的罪名,将杨廷和削职为民,1529年71岁的杨廷和在老家四川新都去世。要知道,嘉靖皇帝这“以定国策老自居、门生天子视朕”是顶很大的帽子,可以杀头的。这个掌故来自唐朝,中唐以后,皇帝多由宦官决定,宦官视皇帝为门生,谓之“门生天子”。笔者认为,嘉靖皇帝这个评价用在杨廷和身上本身有点离谱,就算嘉靖皇帝心里这样想,但这种事也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就是丢人,因为杨廷和真不是这样的人。嘉靖皇帝对杨廷和的处置是十分不妥当的,这件事把嘉靖皇帝自私、刻薄寡恩的形象完全暴露了。
正德帝朱厚照虽然绝对是搞笑版的,但这位朱寿将军对杨廷和是信任有加的,也是一以贯之的。杨廷和与正德帝是师生,感情相当深,杨廷和可以拒绝正德帝的要求,可以抗旨,但正德帝依然信任他,离不开他,从这点上说,正德帝知道轻重缓急。迎接朱厚熜来京继位之前,杨廷和其实心里也没底气,他很担心又找来一个活宝,果然应验“墨菲定律”,越是担心的事情,越就发生了。杨廷和从嘉靖皇帝抵京之日起就开始后悔迎立这愣头青来当皇帝,嘉靖皇帝到来之日就是杨廷和的倒霉之时,事情越到后来越糟糕,自己被削职不说,儿子杨慎(明朝第一才子,状元)被发配云南。1529年,被削职为民的第二年,杨廷和郁郁而终。曾经的帝师、曾经的首辅,就这样凄惨地离开了人世。
就这件事本身来看,杨廷和有错在先,在事前没有确定的前提下,要求朱厚熜认伯父弘治朱祐堂为父亲、认亲生父亲为叔父,这是无礼无法的。在这个问题上,杨廷和犯了两个错误:
其一,如果要嘉靖皇帝过继给弘治做儿子,那朝廷一开始下遗诏的时候就要明确,明确要嘉靖皇帝过继给伯父弘治当儿子,然后以太子之礼继皇帝位,这样昭告天下,名正言顺,谁敢不服?没有在遗诏里明确,这就是顶层设计缺陷,这个缺陷本可以避免,但是杨廷和这匹老马却在这样关键的时刻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大家看看顶层设计有多重要,制度缺陷往往是要命的,中央为什么这么重视改革?重视顶层设计?就是这个理,顶层设计好了,顺风顺水;顶层设计出问题,“多难兴邦”。就像现在的中小学生校外托管问题,因为工商登记没有“托管”这个类别,无法纳入法制体系有效监管,大街小巷的托管合法吗?所谓法无禁止即自由,但又如何监管呢?
其二,死不妥协。这批老马究竟凭什么要求嘉靖皇帝认伯父弘治皇帝为父亲?他找到那些前朝的先例都是牵强附会,杨廷和视嘉靖皇帝的妥协为软弱退让,以致仕返乡要挟年少的皇帝,以杀头威胁有意见的官员,这是很过份的,也事实上触犯了皇权。三年半的时间,杨廷和把这位年轻皇帝最后一丝耐心都磨光了。杨廷和或许还以为这个嘉靖皇帝是正德,是个大方向听他话的乖孩子,可是没想到嘉靖皇帝如此认死理。杨廷和以牛市的思维在熊市炒股,不认输的结果就是把老本输个精光。
后人也许会觉得,杨廷和是不是好管闲事?人家认不认弘治当爹,到底关你杨廷和什么事?作为现在人可能是无法理解。正统史学把这场争论定义为新旧势力政治斗争,是皇权从弘治、正德到嘉靖皇帝过渡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政治斗争,没有大礼仪之争会有其他之争。在封建时代,皇帝与大臣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但这样的结果,代价过于惨重。现在我们经常说,台湾民进党在台湾搞族群分裂,造成人民内部对立,给台湾社会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大礼仪之争的后果,就是撕裂了群臣,有的臣子倒向嘉靖皇帝,有的反对。同时,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官集团对嘉靖皇帝皇帝深深恐惧和发自内心的鄙视,属下对老板恐惧和鄙视的后果就是对老板敬而远之,报喜不报忧,就是人心不齐、坐等出事、坐等看热闹,这一点在崇祯后期表现的淋漓至尽。
但是话说回来,作为弘治、正德的老臣,弘治、正德对杨廷和等大臣们有知遇之恩,看到弘治绝后,心理肯定不是滋味。毕竟,在古代,绝后是很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古人一旦无后,条件允许都会过继兄弟的儿子作为自己香火的延续。这时,弘治的皇后张太后还在世,张太后当然也希望嘉靖皇帝认自己为亲娘。杨廷和这样做,从个人感情和封建礼法上来说并非全无道理,但是杨廷和小瞧了嘉靖皇帝,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代价。后来,嘉靖皇帝的儿子,隆庆皇帝朱载垕继位后给杨廷和官复原职,赠太保,谥号文忠。大家翻翻看看,历朝历代,谥号文忠是很高的荣誉,仅次于文正,杨廷和收到了迟到的、莫大的哀荣。
说完嘉靖初期的首辅杨廷和,我们再来说一下嘉靖中后期的首辅大臣夏言和严嵩。首先给大家解释几个概念,严嵩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明史》将他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嘉靖曾经给严嵩和这个人一人一顶帽子,这个人不以为然,可严嵩却郑重其事,每次出朝都会戴这个帽子,还特地用轻纱笼住以示郑重。嘉靖看见后更是认为严嵩比这个人要好得多,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他叫夏言,是明朝中期政治家、文学家。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生于京师莲子巷。35岁考中进士,被任命为行人,继而升任兵科给事中,后来又当上谏官,后来嘉靖帝上位,他就给嘉靖提意见,让他不要学习明武宗,让他遇事多与大臣商议,不要光跟太监碰个头就出圣旨,嘉靖看到很欣赏,说这人不错,靠谱。嘉靖对其委以重任,让他去考核自己身边的官员,结果他雷厉风行的裁撤了三千二百人,又上书陈述九条意见。京城治安秩序因此得以稳定。
在谏官位置上,他可以说是一把利剑,他将高官侵吞百姓的田产如数夺出来归还百姓,为弹劾宦官赵灵、建昌侯张延龄,他接连上书7次,另外他还恢复了明孝宗的一项利国利民的制度。总是这个谏官非常胜任。后来他又调往吏部,在吏部他也维持了一贯的正直形象,于是乎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累加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最后被升为首辅。
在前面我们已经单独讲过夏言,那么今天我们就不再复述了,接下来我们讲讲严嵩。
严嵩是是弘治年间的的进士,后来因为家中有事,离开官场在家呆了十来年,后来又被朝廷重新启用,在北京和南京的翰林院互相跑的好几年,到了嘉靖年间,严嵩的同乡夏言因为因为礼仪之争被明世宗朱厚熜看上并提拔重用,严嵩趁机讨好夏言,在夏言这个老乡的帮助下,严嵩逐渐被提拔上来,到了嘉靖十一年,严嵩都升职到南京礼部尚书的职务,虽然到了礼部尚书,但是这个是南京的,南京作为陪都,在哪里设立的这些中央机构机会就是一个闲着,没有什么实权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油水,是个养老的地方,整天没什么事情,也就喝喝茶看看报,实在闲的无聊了就上份奏折弹劾一下某个大臣刷一下存在感。严嵩在这个地方很是无聊,但是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更加努力巴结夏言,让他在皇帝面前多多美言他几句话,好让皇帝朱厚熜把他调到北京朝廷上来过一把真正当官的瘾。夏言这个老乡还算够意思,就利用自己在跟嘉靖帝沟通时,捎带着替严嵩说了几句好话,皇帝听严嵩的名字挺多了,就想见一下他本人,果然有一天在他去北京出差时,皇帝专门抽了个时间跟他聊了聊,觉得可以马马虎虎吗,再加上他是夏言推荐的,就别走了,留在北京朝廷上吧,仍然是礼部尚书。北京朝廷上的礼部尚书权力是非常大的,因为嘉靖帝这辈子对礼仪的改革比较多,经常用到礼部,所以礼部尚书在朝廷上的地位十分显赫,从此严嵩就算走进了朝廷重臣的行列。
在嘉靖十七年的时候,嘉靖帝突发奇想,想要让他的亲生父亲兴献王朱佑杬的牌位能够移位到太庙供奉,这个太庙是专门供奉已逝皇帝的地方,并且有着严格的规矩制度数量还有限,嘉靖帝朱厚熜的父亲朱佑杬一天皇帝都没干过到死也就只是一个小藩王,按照朝廷继承法规朱厚熜要过继给明孝宗朱佑樘当儿子后才能合法继承明武宗朱厚照的皇位,他连朱佑杬父亲都不能叫的,嘉靖帝通过“大礼议”给自己争取到了一个父亲也就罢了,还可以说得过去,但是他要让朱佑杬成为皇帝入太庙,从那一条理法上都说不过去,朝廷上下官员几乎是都反对的,嘉靖帝最宠信的内阁首辅夏言也不支持他的做法。作为礼部尚书的严嵩在这事上应该最有发言权,因为这事属于他主管,此时的严嵩已经快到花甲之年了,他年龄越大就越觉得时间宝贵,同时他对权力的追求欲望越强大,他总羡慕夏言的内阁首辅的位置,上天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要赶快往上爬。严嵩非常清楚皇帝让藩王朱佑杬牌位入太庙是违规的,如果自己同意皇帝观点,就会受到朝廷大臣的围攻和唾弃,但是严嵩觉得这是个他取得皇帝宠信的好机会,他完全不顾祖宗家法和国家法律法规了,也完全不管别人是怎么评价看不起自己了,他站出来支持皇帝朱厚熜的做法,严嵩的这一做法自然让嘉靖帝非常欣慰,知我者严嵩也,从此严嵩取得了嘉靖帝的欣赏,并且变成了皇帝面前的红人,当然他的老上级同乡夏言非常看不起他,他们之间有了隔阂。到了嘉靖二十一年,严嵩成功进入内阁,成了朝廷上权力最高的一名成员了,离他能够称霸朝廷的最终目标又进了一步。
已入内阁的严嵩好要受内阁首辅夏言的节制领导,但是夏言比他还年轻,并且非常有能力,只比严嵩强不比严嵩差,自己要是干等夏言退休可是熬不过夏言的,他要想办法赶走夏言。严嵩开始给夏言一些诬陷,在皇帝面前打夏言的小报告,发现作用不大,皇帝硬是对夏言没有人会态度改变,严嵩便开始研究夏言与嘉靖帝之间有什么关系能让嘉靖帝如此依赖夏言,经过严嵩长时间观察发现,夏言有个绝招就是会写青词,因为嘉靖帝非常信封道教,并且亲自参与修炼长生不老仙丹,夏言写的青词就是嘉靖帝烧给太上老君的一种独特文字形式,来祈求上天开恩赐仙丹的。严嵩一想我也要写,并且写了很多给了皇帝,皇帝看后就给他扔了,写的水平跟夏言差远了,根本没法跟夏言比。后来严嵩经过学习发现,这个青词非常讲究,要用对称句式工整押韵的写法书写在青藤纸上,并且书法要写的好,这样才能让太上老君喜欢,皇帝才能满意。严嵩老同志虽然六十多岁了,他励志要把这东西练好,于是他在家里单位没事了就练习写青词,练习自己的书法,有时候晚上不睡觉连夜锻炼,目的就是一个,学会青词取代夏言的地位。功夫不负有心人,夏言在青词方面的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跟夏言的已经不分上下。夏言是个真正的无神论者,他根本就不喜欢写这东西,甚至连皇帝亲自做的赐给他的沉香水叶冠都不戴,为此很让嘉靖帝生气,夏言写多了这些骗鬼的东西自己已经非常烦了,有时就随便乱写几下,敷衍了事,此时的严嵩却非常用心,在两个人的这种心态下做事,最后嘉靖帝突然发现严嵩写的也不错嘛,有很多已经超越夏言,并且书写认真,又不让我生气,以后严嵩就辛苦一下,帮我写青词把,夏言你那不情愿的样子也看了好几年了,也看厌了,就让他在朝廷上忙活朝廷上的公务去吧,这样严嵩就取代了夏言在嘉靖帝心中的位置,因为严嵩把写青词写到了炉火纯青地步,被人们讽刺的称谓青词宰相。
就这样严嵩成了嘉靖帝最依赖的人,他获得嘉靖帝的信任和依赖后,利用与嘉靖帝接触多的机会,再次造谣陷害内阁首辅夏言,最终让嘉靖帝办了夏言,这样严嵩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内阁首辅,嘉靖帝整天沉迷在他的烟雾缭绕之中修炼,严嵩趁机把持朝政,独断朝政。
其实从开头的一幕就可以看出来,严嵩的心眼要比夏言要活很多,更确切的说,他更注重的不是办事,而是迎合皇帝,而夏言是个正直的人,他一心只想办事,一顶帽子其实已经注定了夏言日后的悲催生涯,果不其然,最后还是冤死。
晓畅说:朝堂水深,且行且珍惜,社稷为重!
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