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汉祥,全国解放后黄金村第一任支书,生于民国七年正月初十(公元1918年),家住安化县原黄星村石桥边的一幢木式旧居。
解放初期,国共内战,抗日战争,神州大地销烟四起,全国人民处于一种水深火热当中,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居无定所,滇沛流离是当时全国人民生活的一个常态。佃户出身的他,家里穷得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住的是茅棚,主要生活来源靠租田过日。在他十岁那年,父亲离家出走,当兵吃粮后杳无音信,丢下母子还有一个妹妹相依为命。他十一岁给人看牛,十三岁学做阳春,从小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自小从苦水里走出来的孩子有着坚定的信念及责任感,做为黄星村村支第一人,那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得到充分肯定。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龚汉祥32岁入了党,51年在碧丹乡任副乡长,从52年到63年任黄星大队支书,管辖范围包括原黄星村,松柏台,桥边等片区。
在他任支书的期间,前后经历了土地革命,带领群众成立互助组,并由初级社到高级社,大跃进,公共食堂,再到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时也因这些职务挨过批斗。但他为人正直,公私分明,那时村上的大小事情都会亲历亲为,大到村支建设农业生产,小到家家户户的麻纱纠分,两口子吵架都是他去调解。六一年食堂刚下放黄花园张芝先看牛吃了菊朝化乌龟冲的一块玉米。毕竟,在那个时候一块玉米地的收成对于没多少口粮的农户来讲还是挺重要的,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是靠着那些五谷杂粮填饱肚子。张芝先开始也不敢承认牛吃了他的王米,也就引发了两人发生激烈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