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183天时,古灵精怪的“小桃子”第一次喊妈妈,老母亲真是老泪纵横啊。我们在“创意怪叔叔”“童书王子”杜莱的游戏书中探索,庆祝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杜莱的游戏书满足了小沐宜的一切好奇心。翻开这本光影书,在暗光里开启手机电筒——快看啊,小沐宜,我们的白墙上开出了鲜花,天花板变成了小小水族馆,小鱼游了出来……妈妈是神奇的魔术师。放大,缩小,我们有自己的电影院了!各种造型轮番登场,小沐宜竟开始蠕动着身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墙壁图案,小脑袋不断地转动找寻影子行成的规律。足足半小时,还是兴趣不减。
阿简说杜莱的书都是“熊孩子必杀技”,值得随身带一本,上次做故事会也因此吸粉不少。保证能和最调皮最不喜欢看书的孩子玩起来。颠来倒去、走迷宫、互相捉弄,还是一个十足的话唠。杜莱,何方神圣?相信不少妈妈们都是杜莱这位“绘本鬼才”的粉丝,虽然年过60却依然童贞烂漫,杜莱创作了75种童书,被翻译成27种语言,全球累计销量超过百万册。
特意摘抄几句这位艺术天才的语录:
世界上的孩子们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大人。
艺术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儿童是创造性的主人。
蹲下来创作,让孩子在下一页都能发现惊喜。
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把读故事的人隔离出来。
为了再次证明杜莱“上到99,下到刚会走的魔力”,经过了“序曲”,我们正是开启旅程了。先在《洞》里去看一场4e电影吧。我将手臂穿过大大的洞,期待着来自“婴语国度”的最佳嘉奖。“小沐宜,你是向日筷城堡里的小精灵”。“小沐宜,你是杜噜嘟嘟王国里的公主,念出咒语,可以驱走可怕的冠状病毒。”……她手舞足蹈地一个劲地往“洞头”凑。游戏真是孩童的第一语言啊!
我闭上眼睛,伸出右手食指,来触摸书中的“魔法线”吧!猜猜会发生什么?咦,植绒小圈圈会变成“休息站”?镂空的洞洞会变成“游泳池”?这里有一个池塘,看妈妈是游过去还是飞过去,哈哈哈,沐宜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声音。杜莱的想象力和创意让七个多月宝宝也着魔了!
妈妈用手,小沐宜就用小脚丫去感受路线吧。小家伙等我们再长大一点顺便带上我们自己制作的小玩具,来一次想象的大冒险吧!点线面的结合,我时不时睁眼,闭眼,半睁半闭,手脚并用,让小沐宜有了空间的触感,给予她探索的勇气,又一次生活中的感统训练。
最后一本《颜色宝宝找妈妈》从沐宜三个月开始就接触过,现在对这种三原色更感兴趣了,将亲情和创意结合,杜莱的美学和哲思让人叹服啊!瞧小沐宜这么若有所思的神情,想必也是在挖掘脑海中储存的丰富词汇吧。这个年段渗透混色调皮的知识显然是不符合认知的,填鸭式灌输不如发自内心生动温暖的语言。
我按照小花生推荐的方法,将眼睛凑在紫色方框里去寻找小沐宜亮晶晶的眼睛。接下来又变身橙色小三角。最后一页混色的大曲线交织,简直脑洞大开!“我们都是形态各异的颜色小精灵,一起去参加彩虹狂欢节吧!”
初尝“杜莱大餐” ,我们嗨森至极,不仅是爱极了他的创意好玩,还有那种美学和哲思。长长的路,慢慢走,估计会和“杜莱元素”杠到底。 所有人从婴儿开始都是通过感官通道的无数次练习来学习到认知世界,无数次外界信息与大脑的交互来让大脑有识别记忆反应,从而完成大脑功能的开发和运用。杜莱的书真是有强大的催化效果。真正让孩子喜爱的书,大人也会乐在其中。这个“预读阶段”,看似“东张西望”,他们却是“全力以赴”用自己的“金耳朵”接收多种声音,单词,图像描述,“聊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如果想要借着图画教婴儿认知,是一种强迫式的错误观念。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