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点关于当下工作的困惑。
最近开始在个别项目中直接面对VP,颇有骑虎难下的别扭感。
很早之前我就发觉,大老板-VP-我老板这仨人的目标并不一致,大老板非常务实,希望每一步都能产生看得见的产出和影响;VP讲究情怀,也讲究我们部门即使和其他部门分享一个目标,也要能有差异化的打法,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我老板也是个务实的人,但他的务实在于,事要能少做就少做,责任能少担就少担,当然若是VP或其他领导点名要他做,他也会义不容辞做好,但那种“做好”,图的也是个多快好省,费力研究、挖掘,自己一点点抠一点点挣扎的事,他不会亲自下场。
都没什么不好,都是风格差异,我内心知道这一切,但仍免不了做东西时常常感觉在穿透层层壁垒,每一层壁垒上只有一个孔洞,我需要恰到好处地找到一个位置一个角度,能同时穿过多个孔洞,那个作品才能成,不然就是反复碰壁。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多时候会觉得,要不我也躺平,要不我也算了,发不出又不是我的错,是领导实在太多,需求相互冲突,要看到最后发出根本不可能嘛。
这是我们这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很多时候也是我老板的选择,所以他常常“灵魂拷问”我,你那么认真干什么?你就糊弄糊弄,熬过了这个deadline,这事是成是败也就结束了。
但我讨厌做明摆着看不到结果的事,如果只是靠“熬”过一个个deadline,我害怕自己一年忙到头,回首发现一事无成;人生有那么多去处,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事可干,我又何必要在这里蹉跎?
或许正如从大老板、到VP、到我老板,到其他很多部门的领导,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偏好、自己的算盘,我也总有自己坚持的想法:事儿,要么不做,做就得奔着做成做好去。
但自从最近有个别项目开始直面VP,我的别扭感更上了一个等级。过往虽然想发一样东西,要过五关斩六将地内部过审,但我的直属领导很明确,说白了我只需对他负责,有时有些事他不想干,我也只需argue他一个,但让我直面VP,我有许多困惑,不知该从何开口。
譬如VP特别讲究情怀,做品牌,只重内容,希望一切正面声音皆是因为我们自己声音发得好,被人认为值得关注,而非靠什么商业行为,我老板则是完全不信那一套的人。要问我有多信,我也没有,但我心底总又有一个声音希望这种做法真的能成,我大概永远无法理直气壮地说出,喂,你别那么天真——这种话对谁我也说不出口,因为天真在我眼里是一种珍贵的优点。
更何况,她说的方法,我们还未做过,没做过的事,怎么能理直气壮先说不行呢?那不成自我设限了吗?所以一旦VP发出指令,我还是会努力去做,凡事至少努力后没有成功才能说明其路径不通,不然你怎么能确定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
但即使想明白了这些,我身上仍有层层枷锁,一则,这些项目大多并非一人努力就能实现,如果是多人均摊一个活,过于努力不仅招人烦,还可能这次还没尝试,以后的做事标准先水涨船高,对于只是想偷摸着自己做点研究和尝试的啰啰我来说,也绝非想看到的局面;另一方面,我无论如何需要给老板一些面子,如果在那些特定的项目里,我直接呛VP,VP可能反手就骂到老板头上问他怎么带的人,我要是迎合VP说得对,则下了会可能会是老板找我谈话。
仍然重申文首的观点,这些做法都不是某个人有问题,就是一些惯常的反应,遇事的处理方式差异,谈不上什么对错好坏。但个中冲突,让我至今思索不出一条解决路径来。
正如我觉得他俩都有可取之处,他俩于我而言,也都有与我自身倾向性不相符的地方。作为啰啰,我需要找到一条路,把他俩想做的事做成,做开心,同时也不能委屈了自己,需要有能让我内心充实踏实的“Deliverables”。
很难,但要是做成了,应该也会有一番成就感吧。
因为还没找到这条路,我目前的做法是少说话,多观察,反正作为和VP对话的最基层小员工,也没人指望我给出什么深刻洞见来,我也乐得在现在的处境里等待。老板倒是已经“嘲讽”过我几次,问我为什么平时跟他有话直说,遇了VP内心诸多困惑,会上却一言不发,我也很直白地回答,一是给他留面子,二是,凡事未做尝试前,我也无法理直气壮地说出她那带有理想主义的想法一定是错的。
还有一点我未说的是,我还在寻找如何用她的话语体系和她对话。
别处不一定用得上力,但沟通这件事,仍是值得尝试和不可懈怠的。我时常会觉得,很多人的躺平里充斥着对他人不理解自己、领导不认可自己的抱怨,但这其中其实有很多事,换一种说法也许就能成,找到对方熟悉的话语体系,或许就能沟通到人家心坎里去。
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但就像商品大卖一靠商品自身好,二也要靠能吆喝到目标受众的心坎里去,找到目标受众关心什么、喜欢听什么,也是很重要的。
在与VP的直接沟通中,这一点,我还在学习。我相信这将是较为不受掣肘的一点,也是短期内较有可为的一点。
希望我真的能找到一条路径出来,能把对公司好、对社会好的事——也是我想做的事——做成。我如今心甘情愿承认自己卷,希望能卷出些有价值的成果来,别再活儿没产出多少,不同场景的汇报PPT画了一套又一套了。
对了,最近因为这些困惑,读了两本工具书,一本是《掌控谈话》,一本是《集体行动的逻辑》,都没能像过往带着问题读这类书时,直接在书中某个地方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或许正如新药研发越来越复杂,提取一种成份就能治病救人的故事已成历史,我人生面临的问题的复杂性也在水涨船高,指望一本书、一页纸、一段话,就能带领自己拨开迷雾,将越来越不可求。
唯独不可放弃的是思考,我读过的书,遇过的人,努力过的事,融合孜孜不倦地思考,定能让我的人生走出一条坦荡有趣的路来。
我还是如此相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