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天在书架上翻出一本《女性的品格》,嘿嘿,又是那一段迷失时期中添置过来的一本书!
人生中的抑郁期,一切都像在黑暗中摸索,我甚至在亚马逊上用“女人”这一关键词来搜索书籍,希望那些书能成为明灯照亮自己的路,盲目而愚蠢。
这种书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翻得很快;它们说得都是对的,大多数甚至就是常识,只不过我们很难做到而已。不过,常翻翻,终究能够起到提醒反省的作用。
(2)
谈到礼貌和品格的关系时,作者谈到“珍惜长久的人际关系”,这一段时间自己也在反省,真真於我心有戚戚焉。
去年真的受很多鸡汤文字或者毒舌文字的影响,忽然对那些所谓的志不同道不合的旧关系不屑一顾,同学中一句敷衍的客气话也不愿意多说,忽然就“遗世独立”了起来,斩断过往的一切,近乎无情。
但是去年买房子和今年迁户口等事务中,确实可以看出维系旧关系的重要作用,哪怕是言语间的安慰,也如春风。
“同性朋友也好,恋人也好,都是共同分享了自己不可替代的人生阶段的人,将他们遗忘,等于切断了自己的过去”。我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一点呢?或者说一直以为自己知道,但是在生活中,依然做不到知以致行。今是而昨非,其实是种错觉,今日之你,绝大多数时候,不过是昨日、昨日的昨日、昨日的昨日的延伸和重现。所谓斩断和昨日的联系,几乎没有可能。过去的堆砌,才能成为今日之自己!
“环境变化后,在一起的时间减少了,也许共同话题也会变少,但水流即使变细,只要交流还在持续,朋友就会像书架上不断增加的心爱的书那样,变得越来越多。”我想这并不是一种实用性的庸俗社交观,可能恰恰是恋旧的体现。细水长流,忙里偷闲,涓滴也是情谊,同样可以慰藉心灵。
(3)
《女性的品格》提出几种维持旧关系的方法,比如,间或一段时间发一封电子邮件,同学会能参加尽量参加,恰当的时候赠送礼物,贺年卡和节日问候等。
这本书出版的时候,还没有微信推特等社交工具,如果有的话,我相信作者肯定要将其列入其中。最近明显感觉朋友圈确是极有效率的维持旧关系的办法之一,许久许久不见的人,一张生活场景照片就能激发很多回忆;一小段表达价值立场的文字就能够较为深入地“了解”他(她)……这更加激发我提醒自己每天拿出固定的一两个时间段刷刷朋友圈,除了浏览,还可以互动下,事半功倍。
记得过年时我还不是这种看法,如今突然变化,确有自己掌脸之嫌。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人哪有什么确定无疑的坚持和立场啊,一时一事就能造就前后迥异的你。有变化永远是常态,是不是?
行走 学习 悦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