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生之道中,“三寒两倒七分饱”的理念最为世人称道。
“两倒”,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觉”。
所谓“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好好睡觉,就是最好的养生。
老子有言:“一阴一阳谓之道。”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
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
睡子午觉,是人修养生息、养精蓄锐的方法。
阴阳各半,缺一不可。
《黄帝内经》讲:“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
子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则阳气最盛,阴气衰弱。
按照《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
所以应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养好刚刚生发起来的阳气。
如果这个时候不睡觉,阳气没养住,就会耗散最宝贵的生机。
午时是指中午11-13点,此时手少阴心经最活跃。
在中午小歇一会儿,对养心大有好处。
可使下午的精力更加旺盛,工作效率更高。
午时“合阳”时间,提倡短睡,以半个小时为佳。
午睡时间太长,则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晚上睡眠。
即使不能够入睡,也应“入静”,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