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稀缺》有感

昨天开始看《稀缺》第二遍,这本书是今年对我启发最大的第二本书(第一本书是《原则》)。

全书主要讲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稀缺的根源来源于“稀缺心态”。

稀缺心态就是“拥有的比想要的少”

二、管窥视野

在管窥视野里的东西,才是你当下最关心的事情,其它事情哪怕再重要,个体也会自动忽略。

三、带宽

带宽,指处理信息的能力。带宽的宽窄决定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你的执行能力。

四、稀缺陷阱

只顾解决眼下重要紧急的事情,不关注长期有利,有价值的事情,就会陷入稀缺陷阱,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五、余闲

只有有了充分时间和资源后,你才有余力去规划未来,才能提前去做那些长期有价值的事情。拥有余闲是逃离稀缺陷阱的前提。

六、全书再讲解了“稀缺”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后,给出了解决稀缺的方案。

想要逃离稀缺,首先要理解稀缺的内在逻辑。内容逻辑,简要概述就是:开始有稀缺心态—产生管窥,只关注管子里面的事情—由于总不做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总是被事情赶着走,从而加剧带宽负担——掉入稀缺陷阱,总是处在稀缺的状态。

解决方案就是从内在逻辑上打破。首先,要拥有余闲,因为你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你才能进行合理规划。拥有余闲的办法,一是,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将管子外的重要事情强行拉入你的视野,进而提醒你不能只关注当下。二是,高效利用自己的带宽、节约使用自己的带宽,将带宽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三是,重复性事件找到一次性解决方案,进而不用每次都进行权衡。其次,拥有余闲以后,还要尽早最好规划,做好应对意外情况的措施。具体方案有,将未来模糊的截止日期,分解成一个个可感知的小目标,阶段截止日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知不觉,人到中年。 有时候,我是比较迟钝的。比如,身边同学好友对我的发际线保卫工作更重视,似乎我那越来越高的发际...
    丁丁与丁当阅读 253评论 0 0
  • 离上一次撰写读后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因为各种忙碌,所以导致没能如期每周更新一篇,往后还是按每周一篇来进行更新,也算...
    思考的马脸阅读 835评论 0 0
  • 初读完《稀缺》有种焕然大悟感。本书是由经济学家赛德希尔.穆来纳森和心理学家埃尔德.沙菲尔所著。书中要非常多的心理学...
    Alian__阅读 395评论 0 0
  • 一、什么是稀缺? 什么是穷?什么是富?我们通常意义上只是关注和比较金钱,通过金钱多少来简单量化穷人和富人,错误的认...
    RawHeart心然阅读 692评论 1 1
  • 本书的前半部分通过一些具体生动的例子,介绍了稀缺相关的一些概念,及稀缺所引发的一些人类的反应。指出有些人的...
    核儿98阅读 2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