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笃行答好基层民生 “必答题”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民生工作注入了澎湃动力。这份文件聚焦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堵点,从多个维度为基层工作指明方向、提供遵循,作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责任人,基层干部肩负着将政策温度直接传递到群众心坎上的重任。

政策暖风劲吹,重在“急难愁盼”靶向发力。《意见》以“急难愁盼”为精准切口,直指群众心头最迫切的忧虑与期盼。这要求基层工作必须告别“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要深入街头巷尾,俯身倾听居民心声,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服务清单”。老旧小区电梯加装、社区托幼养老资源短缺、灵活就业群体保障不足、特殊困难群体帮扶……这些最贴近生活的痛点、难点、堵点,是基层工作的核心。只有从这些细微处着手,政策红利才能真正渗透至“神经末梢”,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基层一线作为,贵在“落地生根”见行见效。打通政策落地梗阻,需要基层干部化身“多面手”。要走出办公室,深入群众中,把“急难愁盼”问题摸准、摸透、摸实,确保资源用在刀刃上;要善于协调辖区内各类资源,搭建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市场主体协同发力的平台,凝聚解决民生难题的最大合力;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马上就办”,对历史遗留难题要敢于“啃硬骨头”,真正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

治理效能提升,聚焦“凝心聚力”共建共享解决“急难愁盼”非一时之功,更需着眼长远,在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上持续用力,凝聚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试金石。通过党群议事会、居民恳谈会等形式,宣传解读《意见》精神和街道举措,引导居民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变“你和我”为“我们”;要激发居民自治内生动力,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意见》的出台,吹响了新征程上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号角。基层干部要以“枝叶关情”的初心、“马上就办”的作风、“久久为功”的韧劲,将《意见》的每一项部署要求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辖区群众一个个具体的“急难愁盼”,真正把政策暖风送到千家万户,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街道惠民新答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