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8月20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精神和严的要求,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基层减负要用好“加减法”,减“形式”“繁琐”“压力”,加“实干”“精简”“动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推动基层减负不断取得实效,交出一份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减“形式”,加“实干”,在真抓实干上见成效。“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头绪多、任务重、难度大,要解脱束缚广大基层干部的手脚,让基层干部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就要抓好基层减负工作落实。各级党组织应当持续巩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基,不以文件下发了、会议开过了作为工作落实的标准,应将“务实”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坚决杜绝简单以“是否留痕”印证基层实绩,坚决摒弃工作时拍个照“一图了事”等形式主义。基层干部要以实干为先,以实效为要,以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满意为导向,扎实工作作风,真正实现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
减“繁琐”,加“精简”,在删繁去简上促高效。基层负担过重源于“层层加码”,时时加要求,常常添任务,让基层本就千头万绪的任务事项更加主次不分、轻重不明,真正关键的事、重要的事反而“有心无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要进一步从严精简文件,加大审核把关力度,在量的管控和质的提升上双向发力;进一步从严精简会议,提升会议质量效率;进一步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切实把面向基层的督查检查考核总量减下来、频次统筹好;进一步规范明晰基层权责,因地制宜制定乡(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明确基层党组织职责,确保基层工作更高效。
减“压力”,加“动力”,在关爱基层上固长效。基层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政策执行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切实激活基层的“生机活力”,才能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更好的投身基层治理工作当中。推动基层工作不能只想着把任务压下去、责任推下去,而要真正把资源放下去、服务沉下去,落实人员、经费等保障责任,多措并举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充分发挥纠错容错免错机制的作用,让基层干部摆脱不必要的束缚制约,在轻松的氛围中迸发出更多活力和创造力。广大党员干部理应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不断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及时发现并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