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学习总结
茯苓之阴阳两虚
1:茯苓的这个终极目标是补,利小便,利水道,泽泻就是消水,泽泻把脏污的东西排掉的效果也可以降低人的这个血脂肪,所以高血压初期的人呢吃泽泻的话,血脂肪就会降低。
2:治疗头晕目眩,治头晕,代表方剂: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五苓散、小半夏加茯苓汤、葵子茯苓散。茯苓去痰饮,代表方是苓桂术甘汤,头晕是水太多把血挡住了。可真武汤的昏是肾阳不足,小脑没有办法协调身体平衡,容易跌跤用真武汤。
茯苓治眩以外,还治心悸,心脏扑通扑通的跳,为什么会感受到心脏在跳,心脏周围的组织太湿了,肿起来,心脏跟胃本来不可以碰到的,因为胃都水肿了。
3:苓桂枣甘汤,治肚皮跳。茯苓是帮助安神。
4:胸口出汗叫心汗,茯苓两钱,艾草比较多,煎浓艾草汤来吞茯苓粉。
5: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
甘草四两,干姜二两(炮)
芍药甘草汤
芍药四两,甘草四两(炙)
调胃承气汤
甘草二两(炙)芒硝半斤 大黄四两(洒洗)
四逆汤
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炮)
阴阳两虚的治法
阴阳两虚就先救阳,或者是甚至是阳虚脱汗,我们不救这个汗,救这个阳虚。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我们会认为是桂枝汤证,但“小便数”是阳虚。“心烦”是阴虚,“微恶寒”阴虚,“脚挛急”就是脚抽筋,阴虚。“吐逆”是阳虚
这个情况下不能用桂枝汤,这样会更虚,所以用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之后再看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治腿抽筋,吃了以后就不抽筋了。也可以治绞痛,肚子绞痛,如果脉跳得很慢,比较寒,可以加一些干姜。如果脉洪大,那是有热,加一点黄连,就是寒热还可以自己调。
最后用一个大补阳的药,四逆汤来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