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曾经提出以下两组命题让本科生去判断:
第一组
命题一:大多数女人真的不聪明;
命题二:大多数女人更适合在家里看孩子,而不是出来工作。
第二组
命题一:有些女人真的不聪明;
命题二:有些女人更适合在家里看孩子。
大家看到这两组命题有何想法呢?
普林斯顿的本科生判断第一组命题时立刻提出抗议,但是判断第二组命题时态度则更中立一些。
而在接下来模拟招聘场景中,学生的表现却与上面命题中的反应完全相反。和那些勉强同意第二组命题认为性别歧视不那么严重的学生比起来,那些强烈反对性别歧视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男性来担任这个职务。(招聘职位为某高层,这份工作一直是男性主导)
这个研究让许多人大吃一惊。心理学家一直认为,当你表达一种态度时,你就可能按这种准则行事(也就是,我们怎么说,就会怎么做)。但是普林斯顿的心理学家揭示了一个例外,这和我们对表里如一的渴望背道而驰。当说到孰是孰非时,我们都能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选择。我们只想让自己感觉良好,而这就为自己的胡作非为开了绿灯(也就是我们当面说的是一套,背后做的却是另一套)。
当我们做善事的时候,就会感觉良好,这就意味着,我们更可能相信自己的冲动,而冲动常常会允许我们做坏事。因为大部分人在觉得自己品德高尚时,都不会质疑自己的冲动。这样的过程往往就让我们可能从“圣人”变成了“罪人”。比如:控制了购买欲的消费者回家多吃美食;一位警察对毫无抵抗能力的罪犯施以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