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阅读课的姿态》

读黄厚江老师的《阅读课的姿态》

  黄厚江老师说:阅读课应该是千姿百态的。要让我们的阅读课千姿百态,首先,不同的文体要有不同的姿态,有不同的阅读规律和教学价值,必然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教学策略。其次,不同作者的文章,应该有不同的教学姿态。

第一课    小说教学

阅读摘要:

同样,小说教学“指向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人的素养”。

应该怎样进行小说的阅读教学呢?

1.把学习变成借助知识的阅读活动

小说教学中的小说知识不是教学的内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讲,是为了帮助学生将来的小说阅读;从教学过程来讲,是为了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教学意图。

2.把性格概括变成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解读

通过阅读走进人的精神世界,走进人的内心,丰富体验、心灵体验,对生活、世界有更多的体察和理解。

3.把主题解析变成借助小说解读生活

从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看,从小说教学策略的角度看,就是借助主题的理解引领学生好好读小说,把小说主题的理解变成阅读小说的过程。

4.把特点归纳变成借助文本学会读小说

借助单篇小说的特点引领学生学会阅读小说、欣赏小说。

阅读感悟:

          在比对中行进

  《阅读课的姿态》封面上有一句话:“立足于不同体式的阅读教学,让阅读课千姿百态。”但千姿百态,应该是在规律中的自由绽放。

  黄厚江老师驾轻就熟的教学案例始终坚持学生立场和素养导向,从而确定最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细读黄老师的《台阶》,

1你能说说这篇课文里哪些句子让你过目不忘?引起我们思考的细节,都和哪个形象有关?

感悟:引领学生读文本,在比对中,融入自己对文字的感知,读细节,读形象,把学习变成借助知识的阅读活动。

2小说里的父亲是不是作者的父亲呢?

感悟: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在不用学生的思维碰撞中,理解“父亲”人物形象,把性格概括变成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解读。

3“我”对台阶是怎样的态度呢?

感悟:引领学生更加深入文本,比对父亲和“我”和母亲对台阶的态度,把主题解析变成借助小说解读生活。

读黄老师的教学实录,我上学期也教《台阶》,我内心比对黄老师的教学过程,希望经由这个《台阶》,自己教学实践也能上一台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